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亢仓子注

亢仓子注

九卷。唐何粲(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明黄谏(其人不详)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说明唐代已有注《亢仓子》之书者。但柳宗元未题注者姓名,不知是否与此本相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亢仓子》二卷,题何璨注。《四库提要》据此二说,认为何璨当在宋以前,并疑柳宗元所读即此书,所以称唐人何粲。因《四库提要》称晁公武《读书志》所录“璨字从玉与今本(粲字)小异”之语,所以《中国人名大辞典》误注“何粲,宋人,字从玉,有《亢仓子》注。”其说不足据。何粲注解《亢仓子》,多以道儒家言。如其于《全道篇》题下注称“心冥虚极、德洞玄微,功并四时、苍生自化。”其于《君道篇》题下注称“清净无为、以身率下。”于《贤道篇》题下注称“克己复礼,贤良自至。”于《农道篇》题下注称“夫谷者人之天,理国之道务农为本。”于《兵道篇》题下注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此等等,其注文简明而质朴。然而今本注文中糅杂黄谏音释,使人无法识别注文与音释,为今本不足之处。虽然音释混入而使其注不纯,但其有助于阅读《亢仓子》中所用奇字,也不可尽废。今本《亢仓子注》末有《亢仓子注后跋》一篇,署名兰塅道人金城黄谏书。跋文依宋人高似孙《子略》之说,以王士源为王褒似乎欠妥,所以《四库提要》斥黄谏“平生之精力,主于以篆改隶、以骇俗取名,其他皆未深究。”此书舛误虽多,而对于研究《亢仓子》仍有可参之处。现存明《道藏》本、《道藏举要》本(皆题《洞灵真经注》),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渔石集

    四卷。明唐龙(1477-1546)撰。生平事迹详见《易经大旨》。陕西提学佥事王惟贤把唐龙的《黔南集》、《江右集》、《吴中集》、《晋阳集》、《淮阳集》于嘉靖年间合而刻之,以成此书。唐龙文颇具浩瀚之气。诗

  • 龙湖文集

    十五卷。明张治(?-1550)撰。张治,字文邦,湖南茶陵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第一。累官南京吏部尚书。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卒谥文隐,改谥文毅,又改谥文肃。其人明史无传。朱彝尊《静志居

  • 德星堂集

    十五卷。清许汝霖(?-1720)撰。许汝霖,字时庵,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历赞善,督江南学政,时称得士。累迁礼部尚书,致仕归,读书教徒以终。许汝霖,性孝友,行谨饬,工诗文,是集有文

  • 小琅嬛丛记

    二种二卷。清阮福撰。阮福字小芸,江苏仪征人,阮元之子,曾任甘平凉府知府、湖北宜昌府知府。是书二种为《文笔考》、《滇南古金石录》。前者乃阮元官任广东时,以“文笔”策问学海堂诸生,而命阮福先对答,阮福考据

  • 易贯

    ① 十四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太仓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此书经传次序将“小象”总列于六爻之后,而将“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小象”置后创自宋吴仁杰,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创于周燔。而张叙乃以为

  • 钦定续通典

    一百五十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清代中叶,清高宗敕令修撰了许多大书,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三通馆的设立和《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志》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即是当时

  • 乐律古义

    二卷。清童能灵(1683-1745)撰。童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该书称洛书是五音之本,河图为洛书之源。河图圆而为气,洛书方而为体。五音为气,气凝为体,体以聚气,然后以声音出之。万事万物皆离不开数,

  • 默庵集

    五卷。元安熙(1269-1311)撰。安熙字敬仲,号默庵。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少慕刘因,欲从之游,时逢因卒,不果。但所学皆以刘因为宗。苏天爵辑其诗文,虞集序。原书十卷,内集五卷,外集五卷现已佚。《

  • 枕上语

    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参见《几上语》。

  • 诗传名物集览

    十二卷。清陈大章撰。陈大章,“章”一作“璋”,字仲夔,号雨山,黄冈(今湖北黄冈)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母老乞归,遂杜门读书。工诗文,精名物训诂。《诗传名物集览》凡三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