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温疫条辨

伤寒温疫条辨

六卷。清杨浚(生卒年不详)撰。杨浚字栗山、夏邑(今四川成都)人。先攻举业,后转攻医学。晚客江南。杨氏认为伤寒、温病极易混淆,于是集诸家之说,间附己见,撰成此书。又名《寒温条辨》。卷一主辨伤寒、温病与伤寒治法辨等;卷二、卷三主辨伤寒与温病之病症,列阳证辨、阴证辨、伤寒温病复病变等;卷四至卷五为医方辨,列正方一百八十首,附方三十四首;卷六为本草辨,记述药物一百八十八种。剖析伤寒、温病之病证、脉象、治法共九十一则。杨氏友人孙宏智官溧水时,值江南大疫,用其书治疗颇有效验,孙氏便为其刻书传播其名。当时医家浅学者奉此书为准绳。卢文弨、袁枚为之作序,称其书辨证精当。其实杨氏此书全袭陈尧道《伤寒辨证》,稍移次序,改换篇题,增删字句,前五卷中增补甚少,六卷辨论本草为杨氏自纂。陈氏书中所无。此书条分缕析,论述精审,间有发挥之处,亦十分恰切。为杨氏平生临床经验之总结,对热病学说的发展颇有影响。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光绪四年(1878)书业德刻本,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范文正遗迹

    一卷。作者不详。辑宋范仲淹生平游历,自其生于吴中,长于山东,仕宦洛阳、陕西、睦、池、饶、润、西夏堡寨诸地,凡后人传为遗迹者,皆录其名目,并间附前人题咏碑刻。内有文正书院等六图,为范仲淹裔孙安崧所作,当

  • 云缅山川志

    一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乾隆时官云南知县,好治舆地之学。著有《禹贡山川考》等。《云缅山川志》间影楼丛书本,共一卷。兹篇所载,多为李氏亲历,非空谈考据者可比。其正旧志乘之误处甚多。显著者有三。其一,谓

  • 明崇祯十五年缙绅

    不分卷。泰衡居士撰。撰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崇祯一朝,宰辅屡易,官吏调补升迁极为频繁。该书记崇祯季年官制大概。周延儒、薛国观等人擅权操政升沉之迹,皆有记载。现有崇祯刻本。

  • 中庸解辨

    一卷。清王撰。号无奇子,河北霸州(今河北霸县)人。首有自序。称解释《中庸》,汉儒失之支离,晋唐以来不敢违;宋儒失之影响,元明以来不敢违。是书义求通贯,征引众解而不拘泥于一解。秦以前则有《周易》、管子、

  • 佐治药言

    一卷,续一卷。清汪辉祖撰。汪辉祖(1731-1807),字焕曾,幼名鳌,号龙庄,称龙庄居士。乾隆进士,官至署道州知州,因事被夺职后,为州县官作幕僚三十余年,精于刑名之学,善断狱。乾隆五十年(1785)

  • 江陵志余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

  • 诗经补注

    二卷。清戴震(详见《毛郑诗考正》)撰。是书为震未完之书,故仅存两卷,曰《周南补注》、曰《召南补注》。是书注诗,多取朱熹之说,如“肃肃兔罝”中“肃肃”二字,从朱熹之说释为“整饬”貌。如《草虫》一篇,从朱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读易寡过

    一卷。清沈豫著。沈豫字小敷,号补堂。萧山人。道光时诸生。平生好学,攻研经史,著有包括本书在内的《蛾术堂集》。因作者于科举仕途不畅,故常常借著述发泄心中不满。其易说多采自汉魏诸儒,不言象、不训诂,只是把

  • 玉照堂米帖

    二卷。不著刻者姓名。第一卷为《尺牍渊明诗》、《详瑞》、《蜀素卷》,第二卷为《天马赋》。且在其卷首有“米南宫墨妙”篆书,下有“仲寿”二字印,以及“春草堂图书”印;卷尾有“玉照堂审定真迹摹勒于石”篆书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