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八卷。清尤怡(?-1749)撰。尤怡约生活于康、乾年间,与徐大椿、叶天士同时。尤怡字在泾,又字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尤氏幼年家甚贫,却聪明好学,工诗词,曾在寺院卖字画为生。结交了沈德潜等许多著名文人学士。后从游于苏州名医马元仪学医,并从此以医为业,博览群书,晚年医术益精,治病多验,与叶天士、徐大椿、王晋山先后齐名,且和徐大椿往来密切。性格沉静恬淡,不追求名利,兴趣爱好广泛,行医之暇则以读书、灌花、饲鹤、观鱼消遣。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收集其诗词九首,并谓其“得唐贤三味。”著有《金匮要略心典》、《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金匮翼》等书。此书成于雍正七年(1729)。约十万余字。卷一、卷二为太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卷三、卷四为阳明证,分证治法、明辨法、杂病法;卷五为少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刺法;卷六为太阴诸法、脏证、经病证、经腑俱病证等;卷七为少阴诸法,脉证、清法、下法、温法等;卷八为厥阴病脉证,厥逆进退之机,生死微甚之辨等。按经分篇,每经之首均列“条例大意”,进而按治法类分诸证,然后以阐明本经证大要,尤详其治则大法。尤氏虽尊经法古,承仲景之说,但能溯本求源,食古能化,并有己见。其论伤寒,反对风伤卫,寒伤营之说。认为“营之浅者,仅伤于卫;风之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营之虚者,寒亦不固。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孰实孰虚,以证伤寒中风之殊。”根据自己多年研究《伤寒论》的经验,创立寒邪六经俱受的理论。风寒之邪由太阳经自表及里,由阳经至阴经而传,是其正常传变规律。尤氏受王海藏、柯琴等人的影响,提出可以不通过太阳经而直中阳明、少阳或三阴而出现表证。“六经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并根据《伤寒论》六经都有中风的脉法和治法,引证原文加以阐述,并以“人身十二经络,本相联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各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为立论依据。同时,还指出六经自感风寒表证不一定完全相同,而各经以太阳经证较为典型和完备,治疗方法也互有差异。尤氏对仲景著作钻研颇深,一有心得,“辄笔诸简端”,善于思索,“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为伤寒学派中辨证论治的代表人物。此书即能提纲挈领地阐发仲景奥旨,且立论中肯,释义简要,条理清晰。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对《伤寒论》的研究亦有一定价值。有嘉庆十八年(1813)苏州会文堂刊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小札

    二卷。清郭梦星撰。郭梦星字西恒,山东潍县人,晚清学者,以举人养亲不仕。郭梦星好读书,且随时做札记。本书对于《尚书》之今、古文不甚分别,但对于晚出的《古文尚书》也颇怀疑其伪。如郭梦星认为,《大禹谟》则是

  • 骚屑

    九卷。清沈无咎(生卒年事迹不详)辑。沈无咎,字子慕,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赵氏《亦有生斋集》中载沈氏逸事。此书多奇闻怪谈,称其蕴含不平之气。《骚屑》署沈无咎纂辑,王梦彪删定,弟沈望之音释。卷首有王梦彪

  • 观堂别集

    一卷。《后编》。一卷,《补遗》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一九二一年王国维编辑生平所撰文字为《观堂集林》二十卷,一九二七年又辑其近作为《补编》一卷。未及刊行,便自杀于昆明湖。罗振玉辑校遗书,

  • 春秋比事参义

    ①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方苞曾撰《春秋比事》,起于王室伐救,终于阙文,共八十五目,事同而书法互异之处加以条例。潘相受北宋学者张载启发,认为《孟子》多与《春秋》相发明,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

  • 养疴漫笔

    一卷。宋赵溍撰。生卒年不详。赵溍字元晋,号冰壶,衡山(今湖南衡山)人。曾知建宁府。此书杂记宋时琐事轶闻,书后附医方数条,多拾采他书而成,有些条目,亦间注出处。篇幅极少,恐非原书,《四库全书》从编修汪如

  • 清嘉录

    十二卷。顾禄撰。顾禄,字铁卿,江苏吴(今江苏苏州)人。其书是取西晋陆机“吴趋行土风清且嘉”之句为名,以夸耀其乡里习俗。所记多吴中风土、习俗,与节令未必相涉。有道光庚寅(1830年)刻本,但流传甚少。

  • 八卦方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 孟子节文

    七卷。明刘三吾撰。三吾初名如孙,字以行,湖南茶陵(今湖南茶陵)人,官至翰林学士。是书首有三吾题解,说明太祖览《孟子》至“土芥寇仇”之语时,称非人臣所宜言,下诏去掉孟子的配享,凡有劝谏者,以不敬论罪,且

  • 枫山语录

    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老,兰溪(今属浙江)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编修。会上元内宴,命作灯诗,他不奉诏,且以疏谏,被贬为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