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包

元包

五卷、附《元包数总义》 二卷。北周卫元嵩(生卒年不详)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元包数总义》二卷是宋代张行成补撰。卫元嵩,成都人,明阴阳历算,献策于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明代胡应麟作《书部正伪》,称卫元嵩为后周人(不确),并称其撰述有《齐三教论》七卷。《崇文总目》称其为唐人,《通志》、《通考》依《崇文总目》之说,舛误更大。卫元嵩所撰《元包》一书,又称《元包经传》,其书体例近于《太玄》。其次序采用《归藏》古易:首为坤,继之以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共七变而合本卦,成八八六十四,又自系以辞文,又好用僻字,使其文诘屈难读。苏源明等人的《传》、《注》《音释》,仿《太玄》之体。宋代绍兴年间,临邛(今属四川省)人张行成,认为苏源明、李江二人徒言其理,不知其数,又编采易说以通其旨,著为《元包数总义》。《元包》,《唐志》作十卷,今本五卷,其书或并或佚,已不可考。张行成所补《元包数总义》,常常独自立卷成书,但其与《元包》合刊,也由来已久。此书无论分合,都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是术数类重要典籍之一。现存《范氏奇书》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五峰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详见《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辞条。“五峰”即是释如学的自号。此《五峰禅师语录》是如学记述自己言论佛法的言论文集,为语录体。其内容与《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大同小异,可互为参照来读。

  • 礼记集说

    ①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

  • 徐孝穆集笺注

    六卷。南朝陈徐陵(507-583)撰。清吴兆宜(约1672前后在世)笺注。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子。八岁能文,十三岁通老庄,其诗文与庾信齐名,号“徐庾体”。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

  • 牧莱脞语

    十二卷。《二稿》八卷。宋陈仁子(约1279前后在世)撰。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茶陵(今湖南株州)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不仕。建别墅于东山,人称为“东山陈氏”。著

  • 春秋增注

    八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代学者。顺治十年(1653)进士,入翰林,累擢江宁巡抚,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嗜学读书,不妄交游,其学源出

  • 大唐众经音义

    《新唐书·艺文志》称《一切经音义》为《大唐众经音义》。详见“一切经音义”。

  • 圣母帖

    一卷。唐释怀素书。怀素,生平见《藏真律公帖》。世传怀素法帖达十种之多,但真迹却只有《藏真律公帖》和《圣母帖》二帖。该《圣母帖》刻于宋元祐戊辰(1088),笔法简深肃穆,有魏晋遗风。清代著名书家及鉴藏家

  •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

  • 郁洲遗稿

    十卷。明梁储(1451-1527)撰。梁储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广东顺德人,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擢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康。著有《郁洲遗稿》。此集为梁储之子梁子

  • 尚书注

    一卷。汉马融(79-166年)撰,清王谟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文学家,桓帝时曾任南郡太守。他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门徒常有数百千人,著名的经学家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