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击壤集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时共城县令李之才,闻之好学,曾至其家,授之以“先天”、“象数”之学。名士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在洛阳亦常与之游,并买园筑宅,供他自己耕种,以足衣食。嘉祐时,屡授其官,他均称疾不就。卒后十余年,赐谥康节,故亦称“康节先生”。邵雍是宋初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均受其影响。他无书不读,刻苦力学,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精心潜研易数。著有《皇极经世》。此集为作者自编诗集。卷首有治平三年(1066)自序,末附刑恕元祐六年(1091)序。邵雍作诗不拘声律,不事雕琢,脱于诗法之外,风格平实。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称:“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语衍为《击壤集》”,即指此。此集全名为《伊川击壤集》《击壤集》二十卷另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有明翻成化刻本,亦有隆庆元年(1567)刻本(八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猜你喜欢

  • 直隶沣州志

    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莲修,孙祚泰等纂。安佩莲,字玉青,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任沣州知州。孙祚泰,字文冈,沣州人,举人,曾任宁远县训导。沣之得名,肇于《禹贡》,置州则自西魏始。由是为郡

  • 临文便览校误

    二卷。清张启泰编,陈倬校误。参见《临文便览》条。陈氏《校误》撰于光绪元年(1875),置于卷末,上卷校正《韵辨》,下卷校正《字学举隅》,为本书其他版本所不具。是书有同治光绪朝翰苑分书精刻本。

  • 戊申立春考证

    一卷。原题明路士登订。是编首书万历三十六年戊申岁立春正月节,历以洪武初钦天监监正《元统大统历法》推,推天正冬至得岁前十一月初四日癸巳正月初刻冬至得岁前十二月二十日戊寅亥初三刻立春。考古时只云某日冬至耳

  • 京氏易传

    三卷。西汉京房(前77-前37)撰。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早年受《易》于焦延寿,汉元帝时以言灾异得幸,后为石显等所嫉,出为魏郡太守,卒以谮诛。京房是汉《

  • 江南经略

    八卷。明郑若曾撰。若曾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卷首有郑氏《原序》一篇,叙本书述作之缘由。“三吴者,朝廷之重地也,留都(案明以南京为留都)门户在焉,国家财赋先

  • 推易始末

    四卷。清毛奇龄撰。奇龄既作《仲氏易》之后,又取汉、唐、宋代以来言《易》之涉及卦变者,另加综合核对,编成此书。取名为《推易》,大概本《系辞传》“刚柔相推”一语,依照《仲氏易》“移易”义而作。大旨说朱熹《

  • 郑氏古文尚书

    十一卷。汉郑玄(127-200年)注,宋王应麟(1223-1296年)辑,清李调元(1734-1802年)补正。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

  • 通介堂徐氏传略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分国史列传、先世事略两部分。列传四篇,即徐湛恩、徐绩、徐锟、徐泽醇。事略五篇。据载,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明末家于辽阳,后从清军入关,遂为正篮旗汉军人。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

  • 前定录

    ① 一卷。续录一卷。唐钟辂撰,年里生卒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官崇文馆校书郎。《崇文总目》、《宋志》小说类题钟辂撰,另有钟辂《感定录》一卷,疑是一书。《直斋书录解题》曰:“唐崇文馆校书钟辂撰,

  • 春秋折衷论

    一卷。唐陈岳撰,清马国翰辑。陈岳,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屡试不第,唐昭宗光化中(898-900)才被辟为江西从事。作《春秋折衷论》,司空图称其赡博精致。该书《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崇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