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仙传

列仙传

二卷。旧本题汉刘向撰(不确)。汉代学者司马迁撰《史记》,开创以纪传体的形式,为国修史,为人立传。后世学者修史立传多仿《史记》,沿用其文体。刘向曾撰有《列女传》,也借鉴于纪传体。《列山传》仿《列女传》体例,为古来仙人立传。书中所载自神农时雨师赤松子至汉代民间医生玄俗,共七十一人。并于每人传后附有四言赞语,篇末又有总赞。记述七十余人各自得道成仙之始末,赞颂其超凡脱俗、济世救人之美德。旨在证明神仙不巫,但也不无荒诞之言。后世学者对此书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是成书年代和作者,但一般认为此书非西汉刘向所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此书不类西汉文字,必非刘向撰。黄伯思《东观余记》说此书虽然不是出于刘向之笔,而“事详语约,词旨明润”,可能是东汉作品。《四库提要》疑其为魏晋间文士所为,传后赞语是晋代郭元祖撰。而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本传更有详细考证,说此书东汉时已经盛行,并且认为是明帝以后,顺帝以前的人所作。所以《汉书·艺文志》不录,而晋葛洪《抱朴子》及其《神仙传》序又都言及此书。因此认为其书是伪托刘向之作。此书历代版本较多,内容和文字上稍有差异。有的版本载记七十一传,有的为七十二传,有的没有赞文。《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都引录传文。《云笈七签》卷一〇八收录此传,也是自赤松子至玄俗,但仅有四十八人,是略本。尽管学者对此书评品不一,流传卷本有异,而自晋以来言神仙故事者无不以此书为据。历代文人也多引为典实,更是道教神仙信仰的典籍之一。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四书纬

    四卷。清常增撰。常增,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所著有《仪礼琐辨》、《四书纬》。是书首有自序,言“郑夹漈注《尔雅》,谓名物为经,义理为纬;名物应释,义理不应释。”而其于夹祭所谓纬则视之为经,于夹祭所谓

  • 春秋繁露斠补

    三卷。附《补遗》一卷,《校勘记》一卷。清刘师培(详见《尚书源流考》)撰。该书校订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讹误,加以考证。对该书流传过程中的文句错误,时有订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 微言

    四卷。附《说书随笔》一卷。明詹在泮(生卒年不详)编。詹在泮字定斋,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辑明代讲学语录,将王守仁、王畿、罗汝芳三家合为一卷,此为良知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易经指掌

    四卷。清相永清撰。相永清字海同,山东临淄人。作者认为“易之为书,象焉而已。读易而不玩其象,乌在其为读易”。故此书大旨在阐明易象。书中所引除《御纂周易折中》、来知德《周易集注》外,于汉魏古注、清代乾嘉诸

  • 高阳台

    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

  • 天工开物

    三卷。明宋应星(1587-?)撰。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南昌)人。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长汀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官,崇祯十七年(1644)辞官回乡。约于清

  • 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六卷。明余象斗(详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编。公案小说集。书分六类:人命、奸情、盗贼、诈伪、争占、雪冤,计五十九则。所载为清官判案断狱故事,大略取自其他的公案小说和民间传闻。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均不高,

  • 藏书纪要

    一卷。清孙从添撰。孙从添(约1702-1722),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县诸生。家多藏书,量逾万卷,有《上善堂书目》行世。此为孙氏关于藏书建设的专著。共分八则:购求、鉴别、钞录、校雠、装订、编目

  • 两朝从信录

    三十五卷。明沈国元(详见《皇明从信录》)撰。是书为续《皇明从信录》而作,记叙泰昌、天启两朝史事,约七十万字。起于泰昌元年(1620),讫于天启七年(1627)。采集当时诰谕敕制、邸报奏章、私人书札中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