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潭傅文毅公集

北潭傅文毅公集

八卷。明傅珪(约(1486年前后在世)撰。傅珪字邦瑞。河北清苑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二年(14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谕德、翰林学士,升吏部侍郎、礼部尚书,致仕。嘉靖初赠太子少保,谥文毅。此集为诗文别集,傅珪嗣子傅棨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凡八卷,诗、文各四卷。前有高耀、陆深序。后有附录,为其行状、碑志等。此集《四库全书》未著录。陈田《明诗纪事》称:“邦瑞在正德朝,遇事有言。权幸侧目,矫旨致仕,杜门谢客,足迹不至郡。辟园城西,莳花木,日与亲旧饮酒赋诗为乐。郎山、葛洪山,皆郡之胜,携客往游,峻绝幽邃,人所不至之处,皆留题而去。”其文章博大昌明。评者谓其:“如硎金璞玉,不见追琢、刻画之工,而光彩可掬。”集中有自序,说明此集乃其手定。北潭,在其郡南,为傅珪的出生地。有明嘉靖刊本。

猜你喜欢

  • 瑶光阁集

    十三卷。明黄端伯(?-1645)撰。黄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生卒不详。崇祯初(1628)进士,授宁波推官。著有《易疏》等。端伯生平好佛,曾镌私印曰“海岸道人”,取《楞严经》引诸沈冥出于苦海之语。及

  • 秦书八体原委

    二卷。近人华学涑辑。参见《秦书集存》。是书旨在考察秦书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发展演变的始末。八体之中,只有小篆和隶书留存而应用,而大篆(即籀文)、刻符、虫书、摹印、署书、

  • 莘县志

    ①八卷。清刘萧纂修。刘萧字功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拔贡出身,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莘县知县。刘萧掌莘县后,见邑志自康熙十一年知县刘维桢重修后,又四十余年未修。前志乃奉檄所纂,仓卒成志,简略舛误

  • 茗香堂史论

    四卷,清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决意不出仕,学问宏深奥衍,对天文历算尤为精通。他的诗作为王士祯所赏识,七言律诗仿效陆游,著有《茗斋集》、《五言妙境》、《

  • 禹贡汇疏

    十五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撰。《禹贡汇疏》计有图经二卷、汇疏十二卷、附录一卷。图经部分,上卷共二十四图,皆取自郑晓《禹贡图说》;下卷亦二十四图,系瑞征个人补辑。汇疏部分,九州每州一卷,共九卷;

  • 尚书未定稿

    二卷。清茹敦和撰。茹敦和字逊来,浙江会稽人,生卒年不详。自从清初毛奇龄作《古文尚书冤词》以来,清代为东晋《古文尚书》争辩者很多。此书是专门为《孔传》而辨者,如本书云:“《艺文志》言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

  • 学古诊则

    四卷。明卢之熙(详见《阂疟论疏》)撰。此书主要采《内经》微言,兼参扁鹊、张机之说,对比考证他们之间异同,注明其精奥,而备为诊家则式。全书共四十则,包括脉学源流、诊则、三部九候、脉理、脉法、脉位、生理病

  • 咫学读经记略

    一卷。清末杨澄鉴撰。澄鉴字伯衡,安徽省桐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多能自立新说,阐述经意于文字训诂之夕下。如推阐张惠言《易》合《周礼》之义,根据《易》家来征《周礼》。谓《礼记·月令》本于《吕氏春

  • 大学疏略

    一卷。清张沐撰。沐字仲诚,号起庵。河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内黄县知县。著有《图书秘典溯流》、《史学钞》、《一隅解》、《道一录》、《学道六书》等。以大学古本通属经为一篇

  • 青溪遗稿

    二十八卷。清程正揆(1604-1677)撰。程正揆,初名正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入清后更今名。孝感(今属湖北)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入清后,官任光禄寺丞、工部侍郎等。顺治十四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