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八卷。明虞抟(1438-1517)撰。虞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医出身,幼年曾习举业,后弃而专攻医学,其曾叔祖曾受学于同代名医朱震亨。虞氏承其家学,对朱震亨之说亦颇尊崇。医术高明,著有《方脉发蒙》、《苍生司命》等书。虞氏之学以朱震亨为宗,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诸家之说。提出了两肾皆为命门之说。认为命门为元气所司,性命所系。肾水和肾火是相互联系的,肾虽为水脏,实有相火寓于其中。首创了使用器械灌肠法。此书又名《新编医学正传》,成于正德九年(1515)。时虞氏七十八岁。目的在于“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盖亦端本澄源之义耳。”其基本理论皆宗《内经》、《难经》。全书三十九万字。书中首列“或问”五十条,对医学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辨析,以阐明前人未尽之意。然后分述各科常见病,分门论证,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所述之证,皆采历代名家之言,伤寒宗仲景,内伤宗李杲,小儿科多宗钱乙,其余诸病,则以朱震亨要语及其所著为主,并选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方列之,以备参考,并结合自己心得论述内、外、妇、儿病证近百种,以论、脉、法、察进行介绍,总结出一千多方,包括家传方、个人验方等。虞氏虽与朱震亨同乡,颇受朱氏影响,但并不为朱氏学说及其他医家论点所囿。他认为,“朱氏之书,不过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耳。若不参以诸贤所著而互合为一,岂医道之大戒哉?”故其论病是以朱氏论述及其方剂冠首,其次则选张从正、刘完素、李杲和作者本人及其他医家所说。书中对运气学说持批判态度,并批判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运六气之法,认为是“以世之生灵为戏”,“杀人多矣”,劝世人“勿蹈其覆辙”。此书对理论研究及临床验证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靖刻本(残卷),万历五年(1577)金陵三山书舍吴江重刊本,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棣华馆诗课

    十二卷。清张晋礼编辑。张晋礼,生卒年不详。此书编者共收集六位女作者之作品,其中:王采苹(?-1893),字涧香,江苏太仓人。其父为王曦,无锡举人程培元之妻。清代诗人。自幼与其妹王采蘩、王采藻受书于姨母

  • 系传说卦辑义

    无卷数。清末黄福辑。黄福,沔阳人,其它不详。据此书自序“程传只解上下经不及十翼。而系辞传以下注,惟朱子本义为简括,兹本朱子,间亦参取他家,附以鄙见,汇为一编”,作者力图恢复孔子易说之真貌。认为系辞各有

  • 觚庵诗存

    四卷。清俞明震(1858-1918)撰。俞明震字恪士,号觚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知兰州府,署甘肃布政使。辛亥革命后,俞明震辞官,卜宅杭州西湖,经年而卒。其人笃好名理,其为诗也,熔铸灵性,如杜甫忧民

  • 寿光县志

    二十卷。清刘翰周纂修。刘翰周,河北丰润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五十九年(1795)任寿光知县。《寿光县志》,创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令刘有成,再修于雍正年间李方膺,三修于乾隆二十年邑令王椿。此志为

  • 续诗品

    一卷。清袁枚(详见《随园诗话》)撰。《续诗品》是袁枚仿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作的论诗专著,在其诗论中有着重要地位。袁枚在《续诗品》前小序中说: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

  • 周礼客难

    八卷。清龚元玠(1703-?)撰。元玠字鸣玉,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人。另有《十经客难》等书,已著录。此书书前有元玠自序,书凡八卷,卷一为天官,自“九赋”至《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卷二为地官上,自“

  • 经济文衡

    《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不著辑者姓名。此书初刻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有杨一清《序》,但称先儒所撰。再刻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有朱吾弼《序》,仅称其为董崇相家藏

  • 四书通

    二十六卷。元胡炳文(生卒年不详)撰。胡炳文字仲虎,人称云峰先生,元理学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曾任明经书院山长,兰溪州学正。其学以朱熹为宗,又精通《易》学,著有《四书通》、《周易本义通释》、《书

  • 梅花字字香

    二卷。元郭豫亨撰。豫亨自号梅岩野人。生卒年及里籍不详。其书名取宋晏殊词“唱得红梅字字香”句。南宋时江湖诗人无不借梅以自重。别号、斋馆之名多带梅字,以梅附于雅人。豫亨生活在元至大中,离南宋未远,因而染此

  • 莱州府志

    ①八卷。龙文明修,明赵耀、董基纂。龙文明,江西永新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二十七年(1599)任莱州府知府。赵耀字见田,掖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历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浙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