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七史商榷

十七史商榷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礼堂、西庄,号西沚。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甲戌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充福建乡试正考官,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寺卿。少时从沈德潜学诗,并从惠栋治经。尤善诗文,精通经学,特别是史学方面。治经效法汉儒,并且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对中国古代制度、器物、人物、碑刻、地理等都有考证。著有《十七史商榷》《蛾术编》《尚书后案》《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钱大昕尝谓自惠、戴之学盛行,学者但治古经,略涉三史,三史以下皆茫然不知。鸣盛与大昕皆以博学工诗文称,研经一以汉人为师。其书辨博详明,与《廿二史考异》不相上下,当考证其典制之实到建制沿革,皆详尽原备;当考证其事迹之实,从年经月纬、部店州次,皆条分缕析。并取稗史丛说来验证其中的脱误,最详于舆地、职官、典章、制度。计《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四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一共十七史。另外论史家义例崖略,为缀言二卷,主要在于校勘补正,当核事件之虚实,辨别异同。其书可谓述作之选。此书有乾隆丁未(1787年)刻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述

    十九卷。清陈诜撰。陈诜详《易经述》条。该书以王学为宗,且有调和朱陆的倾向,以为朱、陆本不抵牾,而陆学更为精当直捷。此书并不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宗,如解“格物”,以《大学》“听讼”章为达解,而不尊朱

  • 泽古斋重钞

    一百一十五种,二百三十九卷。清陈璜编辑。陈璜字寄磻,上海(今上海市)人,事迹不详。嘉庆年间,常熟张海鹏刊刻《借月山房汇钞》,其后原板因火残毁散佚。陈璜购得其版,因其残帙,递为补刊,并将原书舛讹之处加以

  • 汲古阁说文解字校记

    一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有未改、已改两本。未改者为毛晋据宋本校刊之初刻本,已改者为其子毛扆刊于顺治癸巳之第五次剜改本。剜改本颇多误处,远不及初刻本之善。张氏自序说:

  •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

  • 史通训故补

    二十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生卒年不详。致力于经史著述,著有《研北易钞》,《史通训故补》。《史通训故补》一书主要是补充王维俭的《史通训故》之不足,此书与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几乎同时成书。浦起龙的《通释

  •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三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文献通考》。其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完全一致,分为二十六考,有“田赋考”十二卷,“钱币考”六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五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六卷

  • 休那遗稿

    十七卷。清姚康(1578-1653)撰。姚康,字休那,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有隽才,后入史可法幕。旋归里。明亡后屏居田野,忧郁以终。著有《太白剑》、《评货殖传》、《黄巢传》等。是编为遗稿十二卷,诗集一卷

  •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

  • 奇姓通

    十四卷。明夏树芳(生卒年不详)撰。夏淑芳著有《栖真志》。本书将杨慎所编的《希姓纪录》未收录的,自上古至明,那些不常见的姓氏,分韵编次。对于复姓另列一编附于书后。其内容体例则往往疏舛。如广韵东字下所收古

  • 高明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于学修,黄之壁纂。于学,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监生,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4)任。旧志始于嘉靖间,康熙八年(1669)县令鲁杰复修,十一年(1672),清朝廷诏令所在有司各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