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朝史论一得
一卷,清郭伦撰。其著作有《晋记》。《十七朝史论一得》共分八篇,按日编排,一曰为一篇,上自秦汉,下迄明代,共述十七朝事,故称《十七朝史论》。在这八篇中,一曰为秦汉;二曰晋、宋、齐、梁、陈;三曰为隋;四曰为唐;五曰为梁、唐、晋、汉、周;六曰为宋;七曰为元;八曰为明,对十七朝各朝皆论其得失,所论基本不悖常理,观点比较明确。此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
一卷,清郭伦撰。其著作有《晋记》。《十七朝史论一得》共分八篇,按日编排,一曰为一篇,上自秦汉,下迄明代,共述十七朝事,故称《十七朝史论》。在这八篇中,一曰为秦汉;二曰晋、宋、齐、梁、陈;三曰为隋;四曰为唐;五曰为梁、唐、晋、汉、周;六曰为宋;七曰为元;八曰为明,对十七朝各朝皆论其得失,所论基本不悖常理,观点比较明确。此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
二十卷,首一卷。民国徐士瀛修,张子荣、史锡永纂。徐士瀛字卓群,天台(在今浙江)人,拔贡。张子荣字华堂,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史锡永字子年,万县(在今四川省)人。《新登县志》民国八年(1919)修,
十二卷。明邹迪光(1550-1626)编。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福建副使、浙江佥事。著有《郁仪楼集》等多部。此书选自周、秦迄于唐、宋寓言俳谐之文,故以“滑稽”
共三集二十五种。第一集二十种,第二集一种,第三集四种。乐天居士辑。乐天居士,真实姓名及事迹不详。此编汇辑明清之际的野史汇编。第一集辑有《福王登极实录》、《哭庙纪略》、《丁酉北闱大狱纪略》、《庄氏史案》
六十六卷。明张时彻(1500-1577)编。张时彻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鄞县(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历南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等。本书选录明代洪武至嘉靖年间之文,计为四百四十二家
十四卷。元耶律楚材(1190-1244)撰。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辽皇族子孙。元太宗窝阔台时,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担任必阇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文集以诗为主,其中西域诗六十
一卷。清李远(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李远字君宏,益都(今山东胶州)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工诗,好为近体,吐属恬雅。著有《拙斋集》。是集皆五、七言近体。诗风清雅。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二卷。明陈大科(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陈大科,字思进,号如冈,江苏省南通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著有《陈如冈文集》。大科为官十数年,为人刚直鲠
一卷。明项穆撰。项穆生卒年不详。王稚登为其作小传,称其初名德枝,郡大夫徐公改其名为项纯。后又更名为项穆,字德纯,号贞元,亦号无称子。项穆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项元汴之子。项元汴是鉴藏书画的名家,名甲
一卷。旧题唐李翱撰。《新唐书·艺文志》作“陈翱”,原注云:“宪穆时人”。《宋史·艺文志》有李翱《卓异记》一卷,又有一本作陈翱,注云:“一作翱”。《四库提要》考其均不确。书中所记多为唐代盛事,故题名“卓
无卷数。唐吕严撰。此书即《吕子易说》,其篇目内容已见于《吕子易说》中。但此本首列吕子自叙及许承宣序,无曾燠序。书末则有崇芳跋,云:“同治丙寅,寓济南趵突泉道院中,见楼下庋板片甚多,问主者,乃前任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