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四经通考礼记类

十四经通考礼记类

二卷。清式楹(生卒年不详)撰。式楹,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与丁晏同时,而颇慕丁氏之学。是书据丁氏《礼记注释》本而为之考订。如《典礼》篇有:“为其拜而”句。丁氏注之:“犹诈也。”式楹考曰:“周礼九拜,七曰奇拜,丁注‘或曰奇读作倚’,谓持戟节身倚之以拜。即倚也。又《檀弓》“陈子车”注“齐大夫”,考曰:《国语》“佞之见佞,果丧其田’田与陈同也。《易林》“秋粮未成,无从至陈,水深难涉,使我不前。”陈与田同也。惟《檀弓》后文有“陈弃疾追吴师”句,丁注“‘陈或作陵’,楚人声,”是楚谓“陵”为“陈”,然则《论语》之“陈司败”,引娶吴为证,其楚之陵司败乎!式楹所考皆补丁书所未补。后附《礼经源流考》二卷,《王制里亩亩数考》二卷,于旧说多有考证。式楹持《礼记》出于二戴说,力驳《隋书·经籍志》之非,其论似不妥。西汉经学,独重家法,二戴受学于后苍,俱传士礼。此说见于《汉书·儒林传》。而《礼记》之书,杂糅古今,且又无师说,在刘向校书时,百三十篇尚在秘府,二戴无以传之。其谓二戴传记《礼记》者,恐怕是出于东汉人之所伪托,此不待辨而自明也。此书有家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逸周书

    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得于魏安釐王冢中,故旧本称为《汲冢周书》但《晋书·武帝纪》及《荀勗传》、《束晳传》中载汲郡人所得竹书七十五篇具有篇名,并没

  • 浮溪精舍丛书

    十九种,六十七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发微》)编。是书所收多为宋翔凤所撰辑著作,此外尚有其外祖庄存与业师庄述祖几种著作。其中宋氏所辑《论语郑氏注》十卷是该类书中较为晚出而又辑录极为完备之书。所辑书尚有

  • 尚书启蒙

    五卷。清黄式三撰。黄式三字薇香,浙江定海人,岁贡生。黄式三的《尚书启蒙》是以江声《尚书今注音疏》、王鸣盛的《尚书后案》、段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为蓝本而成,只是黄氏从马融说

  • 读易搜

    十二卷。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1627)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该书序中称“丁亥”,盖成于清顺治四年(1647)。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多是经生之常义,

  • 止斋文集

    五十一卷。《附录》一卷。宋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乾道中(1169左右)进士,教授泰州,召为太学录,出判福州,知贵阳军,转浙西提点刑狱,入为

  • 孝经通释

    十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详见《易准》条。该书为主古文,而以今文附载于下。其辑注则征引广备,辑录了唐五家、宋十七家、元四家、明二十六家、清十家,旁征诸说又有十二家之说。《孝经》词

  • 含少论略

    一卷。明葛中选(生平事迹见《泰律篇》条)撰。葛氏善于乐律,尝有《泰律篇》行世。自称其童年即受声学,冥思苦想,终于得悟。此书系审声之作,书中谓声音有体、有要、有机、有用。声者,气所为也;形者,气所结也。

  • 续纂江宁府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蒋启勋、赵佑宸修,汪士铎等纂。蒋启勋,字鹤庄,湖北天门人,曾任江宁知府、湖南衡永郴道。汪士铎(1802-1889),初名鏊,字振庵,号梅村,晚号梅翁,江宁人。道光举人。初治三《礼》,

  • 东湖志

    二卷。清特通阿撰。特通阿,曾任台州府知府。东湖在台州府崇和门外,特通阿任台州府知府时,选郡士洪震煊、沈阿斗、郭协寅共为纂述,书未竣,而人因故散。特通阿复属郡学博沈淖成之,实非其自作。《东湖志》嘉庆九年

  • 四书求是

    ① 十六卷。清王余英编纂。余英字菊潭,山东福山(今山东福山)人。官湖南知县。是书首有邓显鹤、陈运镇二序,有余英自作凡例及题辞。大旨重释典制,不遗义理,典制必据经传,不取凭臆独断之说,合者从之,不合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