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宋代释僧璩(生卒年不详)撰。僧璩,俗姓朱,吴(今江苏省吴县)人。为僧业弟子并受学什公。僧璩为学刻苦,专攻十诵,在律学方面颇有见地。在宋孝武帝时曾任僧正。除撰有《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外,传称还撰有《胜鬘文旨》和《僧尼要事》等书。《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共分二十章,即:一受三归五戒文,二受八戒文、三乞畜众羯磨文、四受沙弥十戒文、五受六法坛文、六大比丘尼坛文、七入大僧中受具足坛文、八受大戒坛文、九结小界文、十结大界文、十一结不离衣界文、十二解大界文、十三差比丘为僧执事文、十四受安居文、十五受七日文、十六受三十九夜文、十七一人心念口言布萨文、十八三人二人三语布萨文、十九四人以上广布萨时与清净文、二十至僧中说清净文。均依十诵律本成文。现常见收载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猜你喜欢

  • 谷俭集

    一卷。晋谷俭(生卒年不详,约东晋元帝初年前后在世)撰。谷俭,字士风,湘州桂阳(湖南郴州)人。元帝初,经刺史甘卓举为秀才,策试高第,授中郎。谷俭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经史。终身不仕,卒于家。阮孝绪《七

  • 春秋传服氏注

    十二卷。汉服虔(详见《春秋左氏传解谊)撰,清袁钧(见《郑氏佚书》)辑。《左传》服注辑本有多种,此书为其中之一。辑者认为服氏书出于郑玄,即是郑学,其间虽略有不同,但大指不殊,因此辑录服氏注佚文,裒集为十

  • 春秋穀梁传

    旧题穀梁赤(生卒不详)撰。《汉书·艺文志》有《穀梁传》十一卷,班固自注:“穀梁子,鲁人。”唐颜师古注以为名喜,并引汉应劭《风俗通》云:“子厦传穀梁赤。”据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序疏》云:“穀梁子,名穀,

  • 外切密率

    四卷。清戴煦(详见《对数简法》)撰。在戴煦之前割圆八线的研究,杜德美仅求弦矢,徐有壬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而于割线尚未齐全。戴将此意告项名达,并着手推演,对正余切、正余割四个函数展开式进行研究。项死后,

  • 古三坟

    无卷数。明唐琳订。唐琳天启时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其订本正文与其他本相同,圈点及眉批与他本有别。眉批采用刘辰翁八则,茅坤十二则,孙矿十则,凡三家。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宋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著有

  • 松江府志

    ①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

  • 百可亭摘稿

    九卷。明庞尚鹏(?-1580)撰。庞尚鹏,字少南,广东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天启初,追谥惠敏。事迹俱载《明史》本传。是集有奏疏四卷,杂文三卷,诗二卷(分三编)。

  • 洛书

    不分卷。清黄奭辑。共七十三则。其中取自《开元占经》者五十五则、《太平御览》者四则、《初学记》者六则、《水经注》者一则、《艺文类聚》者二则、《文选注》者二则、《南齐书·天文志》者一则,《路史》者二则。可

  • 累瓦三编

    十二卷。明吴安国(生卒年不详)撰。吴安国,字文仲,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宁波府知府。此书读经二卷、读史二卷、述训二卷、谈艺二卷、匡诗二卷、纪庞二卷。其读经诸条多有驳孟子

  • 九经误字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极不便于经籍流传,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