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皮县志

南皮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马士琼修,吴维哲等编,汤淳等纂定。马士琼,字书湖,四川西充人,曾任南皮县知县。吴维哲,字竣之,号茹庵,南皮县人,曾任汝阳县知县。汤淳,字润生,号似庵,南皮县人,顺治进士。南皮县志于明万历年间创修,至康熙初年已七十余年未修了。马士琼于康熙十年(1671)任南皮知县后,乃延邑中绅士重修县志,于十二年(1673)成书。此志分为八门,依次为图经、事记、建置、赋役、官师、选举、人物、艺文。下又分五十四子目。其事记门用编年之体,以记大事。艺文门循简略之例,只列书目。其记叙文字,有关于史实者,皆分别隶附于诸志。卷末另附有诗文一编,颇合于史法。然金石不另列一门而附于古迹,则体例未善。山川类以大台山、小台山诸丘陵附会于山,并谓大台山为太行分脉,实为牵强附会。②八卷,首一卷。清刘址续修,黄得焻等编辑。刘址,字沈亭,河南新蔡人,康熙进士,曾任南皮县知县。黄得焻,字中孚,号素庵先生,南皮县人,康熙进士,历官邹县知县、粤东化州刺史。康熙十七年(1678)刘址任南皮县令后,因官家方修通志,檄令各郡县续修县志,遂取康熙十二年本增补之,于十九年(1680)续成增刻本。此志修成距前志不过七载,其间物典、人事尚无大的变化,所增补者亦有限。官师增清代知县张慎发、刘址二人。典史增樊萃等三人。教谕增陈王册等三人。选举增康熙十四年(1675)科举人张作楫一人。人物增儒林汤裔振等三传,文苑增柴堪栋一传,乡行增张福蕴等三传。艺文书目无变化,诗文钞增刘世髓诗二首。康熙十二年志纂辑有法,此志依其成规尚少疵病。然康熙十二年志中一些疏漏错误之处,此志亦未能订正。③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殷树森重修,汪树宝、傅金纂。殷树森,字艺阶,江苏人,同治举人,曾任南皮县知县。汪宝树,字谢阶,泰安人,光绪进士,曾任庆云县令。傅金,字声远,宝坻(今属天津)人,咸丰举人,曾任南皮县训导。自康熙十九年县令刘址续修后,至光绪已有二百余年。这期间文献散失,亟待缀续。同治间,邑人孝廉潘震乙因檄修通志,奉文采访。然后未成而殁。后其子修祚出其遗稿,知县殷树森删繁补漏,于光绪十四年(1887)刻本,为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此志首一卷为序、旧序、旧跋、原修职名、续修职名、凡例、地图、天章。末一卷为杂记。正文十一志为:舆地志、建置志、典礼志、学校志、风土志、赋役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此志语简事详,叙述得法。疆域志分辨沿革,繁简得当。风土志条分缕细,贯穿今古风俗。惟学校志列举四配十二哲及诸先贤姓名,详述不足,继之以表,未免太繁。

猜你喜欢

  • 巢氏病源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郢垩集

    十二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范守已,字介儒,洧川人。生平详见《御在子集》(辞目)。是集凡十二卷,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有《西稿》、《雪间稿》,《北行稿》、《吴中稿》。诗文词赋

  • 亢桑子

    见《亢仓子》。

  • 钦定授时通考

    七十八卷。清政府官方编撰。该书编撰工作历时五年,受乾隆帝命主持编撰工作的有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有许多官员参加收集资料的工作。“授时通考”取统治者“敬授民时”之意,目的在于指导农业生产。《授时通考》的

  • 庄子王氏注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庄子》一书,原无内外杂之分,经汉刘向、晋司马彪的研究,始分内外杂及解说共五十二篇。以后又有崔譔注十卷、内七、外二十,无杂共二十七篇;郭象注十卷,内七、外十五、杂十

  • 疏香阁遗录

    四卷。清叶德辉(见《周礼郑注正字考》编辑。该书记其祖姑小鸾遗事,并传记题咏之作。小鸾字环章,又字瑶期,吴江人,天寥叶绍袁之季女,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年十七而逝。绍袁曾隐居浮屠,与其妻及子

  • 古谣谚

    一百卷。清杜文澜(1815-1881)辑。杜文澜,字小舫,浙江秀水人。曾官江苏道员和两淮盐运使。工于词,著有《采香词》、《词律校勘记》。据《古谣谚》载刘毓崧序,知此书辑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以前。

  • 春秋衷要

    六卷。清李式谷(详见《易经衷要》)撰。式谷深于经学,撰有《五经衷要》七十二卷,该书是其中的一种。第一卷为隐公、桓公,第二卷为庄公、闵公,第三卷为僖公、文公,第四卷为宣公、成公,第五卷为襄公,第六卷为昭

  • 弢园文录外编

    十二卷。清王韬(1828-?)撰,王韬字子潜、仲弢,号紫铨,又号弢园,天南遁叟、淞北、其初名利宾,又名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文录略仿杜牧《罪言》、苏洵《权书》意旨,以拯救时弊为大体。所谓“外编

  • 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