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余录
十三卷。明林炫(生卒年不详)撰。林炫,字贞孚,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此书乃其随笔札记,共十三卷,多谈典籍艺文,也颇及杂事,评史者也不少。但其中往往只引用旧文,而不加任何断语。后人据此认为林炫裒辑诸书,欲有所论著而未成。所以前后无序、无跋,也无目录、凡例等。传本少见。
十三卷。明林炫(生卒年不详)撰。林炫,字贞孚,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此书乃其随笔札记,共十三卷,多谈典籍艺文,也颇及杂事,评史者也不少。但其中往往只引用旧文,而不加任何断语。后人据此认为林炫裒辑诸书,欲有所论著而未成。所以前后无序、无跋,也无目录、凡例等。传本少见。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一卷。明张芹(生卒不详)撰。张芹,字文林,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新淦是其试籍,实为峡江(江西省峡江县)人,明宏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右布政使,正直俭仆仁孝。《备遗录》记载明惠帝建文年间“靖
①七卷。清张问达撰。张问达字天民,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前有康熙十八年(1679)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于阳明良知之学,所以其书黜数崇理,而淡理又统归之于心,极力排除卜筮之说,未免过分。张问达自序,首
三卷。元盛如梓(生卒年不详)撰。盛如梓自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是书卷首题“元从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撰”,知其曾任从仕郎、崇明州判官,后致仕。盛如梓博学
六种,三十六卷。清杨名时(详见《周易札记》)撰。全书所收各种首尾连贯,不自为分卷。第一卷至第八卷为札记,是读《易》、《诗》、《四书》之随笔杂记(其中《易经札记》三卷、《诗经札记》一卷、《四书札记》三卷
六卷。清冯云骕(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冯云骕,字懿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冠为赋一篇,殿为词一阙。冯云骕
十卷。宋包拯撰。包拯(999-1062),北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选将练兵,防御契丹,历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等职,改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幸大臣,迁
一卷。明杨循吉(1458-1546)撰。杨循吉,字君谦,自号南峰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后乞病归。详见(《苏州府纂修识异》)。此编以菊花的不同种类,各按花名分
八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着重阐述岩石的地理学入门书,与《地理质学启蒙》专论气火互为补充,故疑是一本地学著作而为译者析分而成的。《地理启蒙》共八卷,卷一简略论述了地学
一卷。南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阴符经考异》,又称《黄帝阴符经注解》。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李筌《阴符经集注》和张果《阴符经注》)流传于宋,引起宋儒研究《阴符经》者聚讼纷争,争论焦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