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叠雅

叠雅

十三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号砚农,别号竹素园丁。乐亭(今河北乐亭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因母老不赴。后曾国藩招聘主讲莲池书院、李鸿章招修《畿辅通志》,均辞不就。家富藏书,遂博通群籍,治学以训诂考据为本。尚著《燕说》、《论语翼注骈枝》、《古今谣谚补注》、《古今谣谚拾遗》、《舆地韵编》、《异号类编》、《止园笔谈》等。《叠雅》专辑重言叠字,故名“叠雅”。重言叠字,前人不甚重视,《尔雅》、《广雅》仅各辑录七十多条;明杨慎著《古音复字》五卷,是书虽专辑复字,但错误较多,流传亦不广;方以智《通雅》辑录二百多条,方氏意在申明通转,于重言词并未详加训释。至史氏方始重视重言的作用,他在《自序》中说“形容之妙,每用重言;名物之称,尤多复字。”《叠雅》一书遂专门搜辑经史子集和诸家注疏中的叠字,“凡诸雅所已载者,旁搜以参其异同,诸雅所未载者,博采以考其源委”(《中国训诂学史》),成为训诂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专释重言叠字的专著。是书仿《尔雅》体例,但不标明门类,略依类记之。字异而义同者,汇为一条;字同而义异者,则分属各条;同一重言叠字的异体字或假借字,用双行小字,注于该词目之下。一条之中类聚若干同义之叠字,然后总释其义,如第一条“岩岩”、“峨峨”、“隗隗”、“渐渐”等五十七个叠字词,然后释以“高也”。是书对所辑录之词,不仅训释其意义,且博引群书,详加疏证,遂使其所确定的义诂令人信从,做到了信而有征,而且亦为学者理解其义诂提供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凡所征引,均按经史子集顺序排列,详注书名、篇名,有些还注明作者及其时代。这些特点不仅说明作者治学严谨,而且方法亦较前此诸雅改进多矣。其例如卷一:“枚枚、绵绵、緻緻、沐沐,密也。《诗·鲁颂》:‘实实枚枚。’毛传:‘枚枚,砻密也。’又《周颂》:‘绵绵其麃。’《尔雅·释训》疏:‘孙炎曰:绵绵,言详密也。’魏曹植《洛神赋》:‘思绵绵而增慕。’《文选》李善注:‘绵绵,密意也。’唐韩偓《屐子》诗:‘六寸圆肤光緻緻。’《说文》:‘緻,密也。’梁简文《南郊颂》:‘故以熊熊灼灼,炫两明而仰七曜;纷纷沐沐,承五烟而带三灵。’《太玄经》:“密雨溟沐。’注:‘溟沐,细密之雨也。’案:沐沐,亦细密意。”《叠雅》共四百六十条,每条有多至七十六个叠字词的,是书可谓集叠字大成之作。书后附《双名录》一篇,搜录叠字之人名。书初刻于同治三年(1864年),通行者为《止园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说文闻载

    三卷。清谢彦华(生卒年不详)撰。彦华字石仙,南康(今属江西)人。其自序谓:“好读许书,参观段严诸家之说,会心不远,其乐无极;疑者莫释,质证情殷。今者精力老耋,学殖荒落,积年一得,敝帚自珍,证以前闻新说

  • 河南程氏全书

    六种,六十四卷。又名《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撰,宋朱熹辑。六种为《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朱熹编)、《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朱熹编)、《河南程氏文集》十二集遗文一卷附录一卷(十二卷中程颢四卷

  • 方舟经说

    六卷。李石(1108-?)撰。李石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南宋经学家。少从苏符游学,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绍兴二十九年(1159)赵逵荐为太学博士,因直性径行,不附权贵,后罢为成都学官,

  • 二槐草存

    清王翃(1603-1653)撰。王翃字翀父,号介人。嘉兴(今属浙江)人。少年失学,《论语》、《孟子》不曾读完,仅识字而已。偶览《琵琶记》,欣然会意,自学填词,竟能合调,此后学不稍懈,既工词曲,又攻诗文

  • 历象考成

    四十二卷。清钦天监撰。以德国人戴进贤(1680-1746)为主笔。清初汤若望有《西洋新法历书》,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且图表不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1722年完

  • 思旧录

    一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宋元学案》)撰。该书为宗羲追记友朋遗事,皆杂录当时见闻。现存《梨洲遗书》本、《昭代丛书》本。

  • 纬略类编

    三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皆取杨慎丹铅诸录,稍加颠倒,窜乱其原来次序,抄合而成的。是伪书中最为拙劣者。大概是奸黠的书贾为了渔利而伪造的,收藏家未及辨识罢了。

  • 绣菊斋题画剩稿

    一卷。《遗画题辞》二卷。清司马梅(生卒年不详)撰。司马梅,字梦素,江苏江宁人,青县知县司马庠之女,孔宪彝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朱玙《小莲花室遗稿》合刻一起。仅存《秋海棠》诗一首,与《瓶中桃花》跋一首。

  • 堵文忠公年谱

    一卷。清张夏编。张夏字绍秋,明清之际无锡人,曾主讲东林书院,著有《洛闽源流录》等。谱主堵允锡(1601-1649),字锡君,又字仲缄,江苏无锡人。崇祯进士。曾任长沙知府,南明隆武时授湖北巡抚,与农民起

  • 寒温条辨

    见《伤寒温疫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