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考

古文尚书考

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谥清献。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二县知县。有善政。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罢归卒。平生著述甚多,除《古文尚书考》外,尚著有《读礼志疑》、《四书讲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四书大全》、《续困勉录》、《战国策去毒》、《读朱随笔》、《三鱼堂剩言》、《松阳钞存》、《学术辨》、《问学录》、《三鱼堂文集》(又《外集》、《附录》)、《灵寿县志》、《呻吟语质疑》、《日记》、《治嘉格言》、《等韵便读》等。陇其尊崇程朱之学,得其正宗,反对王守仁致良知说。与陆士仪齐名,人称二陆。《古文尚书考》原载《三鱼堂文集》,后摘出单独刊行。该书主旨在于申说古文《尚书》非为伪书。其据南宋辅广记其师朱熹之语以推衍之。朱熹向以疑古文《尚书》闻名,陇其又一向尊崇朱子之学,今仅据辅广记朱子片言只语便下结论,未免失之武断。今传古文《尚书》实为伪书,非同于孔壁真古文《尚书》。有《赐砚堂丛书新编甲集》本、《学海类编》本、《昭代丛书》本、《逊敏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二卷。清惠栋(1697-1758年)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奠基人。传其祖父惠周惕、父亲惠士奇之学。惠栋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以详博见长。著述颇丰,有《周易述》、《易汉学》、《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多种。其所撰《古文尚书考》二卷,认为郑玄所传的二十四篇,是孔壁中的真古文,而东晋晚出的二十五篇,与《汉书》不合,则是伪古文。惠栋认为,唐人诋郑玄所传的《古文尚书》是张霸伪造的这种说法不正确。惠氏关于《古文尚书》的不少说法都与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相合,此书则摘录了阎氏书中段落附于卷末,以相佐证。但惠栋对阎若璩的某些臆测也决不苟同,比如阎氏怀疑西汉《大誓》为伪,惠栋则辨驳说,西汉博士皆习《大誓》,孔壁所出也与之相符合,这说明东晋另有伪《大誓》三篇。连唐宋以来的人都反对将西汉《大誓》作为伪作,阎氏既已知道东晋《大誓》是伪作,为什么连西汉《大誓》也怀疑为伪作呢。表现了惠氏严肃谨慎的治学态度。此书有嘉庆省吾堂刊本。

猜你喜欢

  • 居来山房集

    六十五卷。明张佳允(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张佳允,字肖甫,安徽铜陵人。生卒年不详。佳允初号山,以其家在居来两山之间,更号居来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事迹据《明史

  • 闰竹居丛书

    二十八种,二十八卷。清观颒道人辑。观颒道人不知何许人。丛书中题观颒道人辑之书有十七种之多。所收著作缺点很多,如《连山归藏逸文》,仅录部分著作所引数条,不能博采群书,存佚补正;《焦氏易林吉语》,原书流传

  • 中庸古本述注

    一卷。清姜国伊(详见《大学古本述注》)撰。该书首有自序,又有序例。依《家语》子思子作《中庸》四十七篇,而改章为篇。首篇挈其纲领,述孔子言共十篇。明道费隐共十一篇。前五篇言人事,次三篇言鬼神,再次二篇言

  • 榕园词韵

    一卷。清吴宁撰。宁字子安,浙江安盐人。是书所以订补沈去矜词韵之作,而上去分列,不统乎平入。分三十五韵部:(一)平声东冬钟;(二)平声江阳唐;(三)平声支脂之微齐灰;(四)平声鱼虞模;(五)平声佳皆咍;

  • 邵阳县乡土志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

  • 春秋提要

    四卷。明饶秉鉴撰。秉鉴字宪章,号雯峰,广昌(今江西广昌)人。少从聂宗尹、罗浚习《春秋》、《尚书》。正统甲子(1444)举人。两试礼部,名在乙榜。景泰三年(1452)除肇庆府同知,迁知廉州。归建雯峰书院

  • 商河县志

    ①十卷。明曾一侗修,詹应阳纂。曾一侗,河南陈州人,举人出身,万历十二年(1584)任商河县知县。詹应阳,邑人,举人出身。《商河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贾枢,此志为再修。曾一侗到任后,征集邑之故闻,开馆

  • 左传补注

    ① 六卷。清惠栋(详见《周易述》)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

  • 文定集

    二十四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汪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省)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第一,历官镇东军佥判,敷文阁学士,吏部尚书。学者称玉山先生,谥文定。著有《文定集》

  • 读易日钞

    六卷。清张烈(1622-1685)撰。张烈字武承,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改为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历任左春坊左赞善。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