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学源流

古韵学源流

十二章。近人黄永镇撰。黄氏安徽合肥市人,章太炎黄侃弟子。卷首录太炎致永镇书,及黄永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题辞,云:“言古韵者不一家,自宋郑庠肇分六部,清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诸人各有启发,古韵部始有今日之美备,此一事也。明陈第始明古本音,此又一事也。戴震以二平配一入,孔广森据以定阴阳对转,严可均扬其余波,又知泛转之理,中国语言得以观其变转之由,此又一事也。段玉裁能知古无去声,吾师蕲春黄氏更知古无上声,古四声与今不同,则又大明,此又一事也。近三百年来,古韵之学大盛,惟兹四事,灿然可观。是故寻其端绪,著其源流,则今日讲声音语言者所有事也。永镇愚昧,忝述是编,规模初具,其有采摭未周,判分未密,赖有通人进而修饰润色之。不独专明古韵已也,至于‘卫国性、类种族’,是亦有补于政教所不及也。”书分十二章:曰古韵起源第一、古韵界域第二、古韵取材第三、古韵分部第四、二十九部表第五、古韵读法第六、本韵通韵转韵第七、对转第八、泛转第九、古四声与今不同第十、古无去声第十一,古无上声第十二。是编于古韵源流叙述简明,条理清晰。其于古韵分部,起于郑庠六部,止于黄侃二十八部,历顾炎武(十部)、江永(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戴震(二十五部)、孔广森(十八部)、王念孙(二十一部)、江有诰(二十一部)、张惠言(二十部)、严可均(十六部)、刘逢禄(二十六部)、黄以周(十九部)、章太炎(二十三部)诸家韵部分合,详具原委。而谓古韵至黄侃氏之二十八部分析至密矣。永镇云:“古韵部分,自孔广森分入声屋沃以配侯、幽二部,历王念孙、江有诰、张惠言、严可均、黄以周、夏炘、龙启瑞诸人,皆遵用孔氏屋沃分承侯、幽。今谓宜依戴氏之理,孔氏所分,就蕲春黄氏二十八部,增入声一部,为二十九部,庶几前人应分者尽分矣。”遂列《二十九部表》,其新增入声曰肃部,云:“此部新增,《广韵》诸目无可表音之字,今依江有诰中部、刘逢禄愚部例,取部中一字名曰肃部,古音即以肃为准。”辖《广韵》屋(三分之一)、沃(半)、觉(三分之一)、锡(四分之一)。“肃”部与“萧”部相配。是书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化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原撰者,但根据各章具体内容与制造局本《格致启蒙》中化学启蒙内容和子目相对照完全相符可知,《化学启蒙》当为英国罗斯古撰《化学》一书的译本。《化学启蒙》全书

  • 观心食法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心食法》一书,实际是四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略释。所言宗旨不外是就进食问题,阐述供养出饭及受食之法。把供养者敬田,出饭者悲田看作二助道。受食

  • 尚书详解

    ①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

  •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十二卷。清高宗乾隆十二年敕梁诗正等辑录,成于乾隆十五年。该法帖辑录自魏晋至明代书迹共三十二卷,几乎尽录停云馆、郁冈斋、戏鸿堂、快雪堂等诸家名帖之名迹,卷帙之富,为历来官帖中少见。但因选择不精不慎,以

  • 史载之方

    二卷。宋史堪(生卒年不详)撰。史堪,字载之,蜀(今四川)人。北宋政和进士。精医业,治病屡有奇验,为宋代医林高手。此书又名《指南方》。上卷中有论治伤寒证之四失,论辨深刻,足以针砭庸医。下卷中有治涎治痢之

  • 丽水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彭润章纂修。彭润章,同治时任丽水县知县。此志为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卷首为图,其次为疆域、城池、公署、学校、山水、水利、田赋、户口、积贮、兵制、祠祀、古迹、冢墓、寺观、职官、宦

  • 郓城县志

    ①八卷。明宋嘉穗修,孙鲸纂。宋嘉穗,字大年,福建邵武人,举人,崇祯四年(1631)任郓城县知县。期满调往德平县。郓城县旧有志。然自明隆庆元年王敬纂修后,至崇祯初未再重修。宋嘉穗任县令后,以白莲教起义后

  • 仪礼要义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

  • 彭泽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赵宗耀等修,刘树德等纂。赵宗耀,广东人,举人出身,同治二年(1863)任彭泽县知县。刘树德,岁贡出身。彭泽县志,创自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万历间,相继两修,及清修于康熙二十

  • 群书摘草

    五卷。明王国宾(生卒年不详)编。王国宾,号养默,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其作此书时,方监榷杭州北新关,未详其终于何官。此书仿庾仲容的《子沙》、马总的《意林》的体例,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