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可园诗存

可园诗存

二十八卷。清陈作霖(约1890前后在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元年(1875)举人,卒年八十四岁。《可园诗存》共收古、近体诗一千六百七十余首,首卷曰《烬余草》,依次为《泛梗草》、《观濠草》、《浮淮草》、《泛湖草》、《京江草》、《喜闻草》、《息影草》、《上计草》、《课圃草》、《倦游草》、《冶簏草》、《祥琴草》、《旷观草》、《石城草》、《盛山草》、《蟠园草》、《近游草》,末二卷曰《蠹窠草》。集中之诗所作时间始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终于宣统二年(1910),记叙了陈作霖一生经历,可把诗集当作其年谱看。其诗境发生过三次变化:少年时期谈经咏史、即景言情;青年时期遭逢太平天国时的战乱,诗情为之一变,长歌告哀,幽忧抑郁,《感事新乐府》九首、《哀江南后曲》、《江南总统行吊将军门国梁》等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壮年时期恰值“同光中兴”,他醉心科举,角胜名场,诗风又为之一变,《上计草》中的诗篇,就是光绪初年两应礼部试所作;进入暮年,屡试不第,遂淡泊进取,诗境再变,其内容多写超然物外之情,寄意山水之兴,时有讽喻之吟,登临之作。如《蔡村早发》:“上书已报罢,倚闾望我归。驱车出都门,不敢稍迟回。”七律《述怀》有句云:“三春芳草牵情切,几辈黄粱入梦酣。”都是这一心情的流露。语言轻巧平实,感情纡徐恬淡。有宣统庚戌江宁陈氏刊本。又有1919年铅印本。

二十八卷。附《可园词存》四卷。陈作霖(1837-1920)撰。陈作霖,字雨生,又字伯雨。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后经春闱三试,被放南归,自此便息影家山,淡于进取,研读文史,潜心著作。曾任江宁府志局分纂,主讲各书院。晚年曾助徐世昌编辑《晚晴簃诗词》。主要著作有《可园诗存》、《可园文存》、《可园词存》、《寿藻堂文集》等。《可园诗存》首卷名《烬余草》,其次依序为《泛梗观壕》、《浮淮泛湖》、《京江喜闾》、《息影上计》、《课圃倦游》、《冶麓祥琴》、《旷观石城》、《山蟠园近游》,最末为《蠹窠草》。起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六月,终于宣统二年(1910),共收古近体诗一千六百七十余首。陈作霖自序谓己年才龆龀,即喜为诗,平生诗境三变,此天运之所为,人事即因之以异。上无宗派之别,下无门户之分,适成为可园之诗,而一生之阅历寓焉。《可园词存》四卷为《炙簧新谱》、《琴心阁忆语》、《洗红簃忧词》、《花枝楼梦吟》,共词一百二十八阕。其自序云:“六十以后始学填词,家国伤心,寄情楚些,肠回堪诉,律细未谙,过而存之,聊自怡阅而已。”有宣统庚戌(1910)江宁陈氏刊本。

猜你喜欢

  • 伤寒论注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

    《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清柯琴(生卒年不详)撰。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后迁居吴之虞山(今江苏常熟),生平事迹,文献记载不多,从孙介夫、冯明五等为其《伤

  • 中庸绎蕴

    三卷。清胡笴撰。笴字东潭,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卷首有笴自序。序中称《朱子章句》依文训义,言简意赅,真能阐发《中庸》,但未尽《中庸》之蕴。其又认为,并非《章句》不足以尽《中庸》之蕴,而是《中庸》之

  • 难经经释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徐氏认为《难经》注释者虽已有十余家,然而散佚缺失者甚多,幸存的注本中内容多为后人所乱,其说不一,经义不明,故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中有不合《内经》之旨者,

  • 周礼刘氏音

    二卷。刘昌宗(时代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颜氏家训》尝称刘昌宗,则刘氏盖齐梁间人。《隋书·经籍志》载刘氏《礼音》三卷,《唐志》不著录,陆德明《经典释文》引述刘氏音甚多,则唐尚有其书,《唐志》失载,今

  • 土默特志

    十卷。清人撰,不署名。土默特在元代属大同路,明宣德初年筑玉林么川等城市,设兵戍守,后为鞑靼所据。嘉靖年间俺答由河套徙丰州,隆庆时封为顺义王,名其城为归化,至今仍之。清天聪六年(1632年),太宗亲征察

  • 华阳国志

    十二卷,附录一卷。晋常璩撰。常璩,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人,字道将。少好学,仕成汉为散骑常侍,掌著作。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成汉主李势降。夏为恒温参军,隋主建康。所撰《华阳国志》,是

  • 教化议

    五卷。德国人花之安撰。花之安有《学校论略》,已著录。此书宗旨是:国家之兴在于人才兴;人才之盛在于学术发达;学术发达在家靠父母教诲,在学校靠师长教诲。五者互相为用。五卷之目为:养贤能、正学术、善家训、正

  • 窦氏外科全书

    见《疮疡经验全书》。

  • 晚翠轩集

    一卷。清林旭(1875-1898)撰。林旭,字暾谷,号晚翠,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举人出身。少孤,从塾师学律赋,出语惊人。年十九乡试第一,试卷传诵一时。入都后名士争相交往,试礼部不中,发愤于诗词,取

  • 御书法帖

    十二卷。清圣祖赐诸臣御书,张英、韩等汇摹于康熙四十年(1702)。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命召诸臣于畅春园拟皇太后万寿无疆之赋文,钦定出甲乙等次;随后又于次日恩赐诸臣御书各一幅;诸臣喜不自胜,恭摹入石。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