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参同契发挥

周易参同契发挥

三卷。释疑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宋代丹家众多,都以魏伯阳《参同契》为丹经之王。研究《参同契》的道学者,多以彭晓注本承继相传。但各家注本又体例有别,所言不一,使《参同契》一书有失原貌。俞琰作《周易参同契发挥》主要参阅彭晓本和朱熹本。俞琰指责彭晓使《参同契》原文阙裂颠倒,批评朱熹之后注释者都削去《赞序》而不录,于是他又合蜀本、越本、吉本、钱唐诸家本,互相雠校,并作《周易参周契发挥》以为定本。全书分三篇而不分章,三篇之后为《鼎器歌》,最后为《赞序》,即它本的《后序》,或称《魏君赞辞》。并于每卷之中都有附图。又另作《周易参同契释疑》一卷。俞琰在雠校中,检出彭晓本中文义重复的有多处,使已注与彭晓本文字次序多有不同。认为《参同契》三篇是魏伯阳、徐从事、淳于叔通各述一篇,其说未必不然。俞琰在序文中改五相类为三相类,始别于诸家之说。他参以刘海蟾的《还金篇》、张紫阳的《悟真篇》、薛紫贤的《复命篇》、陈泥丸的《翠虚篇》而发挥《参同契》之旨,并称“观是书乃知炉灶炼丹为妄。”强调修炼要调整自身阴阳水火,把握昏旦时刻。他所作《周易参同契释疑》,是将《参同契》诸注本原文互异之字、词及词句颠倒之处依次摘录,或存其异文,或注明正误。对于部分辞句还详加解释,指斥它注之谬。所雠校诸本,大多标明出处。偶有不标明的,只言“一本”作何说。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各家所录卷数有所不同,但其内容没有变化。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赞誉。张与材称其注“研精覃思,钩深致远。”杜道坚谓其“得师授口诀”,“发前人所未发”(见《周易参同契发挥题词》)。《四库提要》说此书虽不及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三家注本为专门之学,然而其注取材甚博,其考核异同,较朱子尤为详备。近代学者认为其书发挥北宋以来内丹学说,释原文未免牵附之处,其雠校正误,往往有师承流派之见。但其搜罗颇广,保存了多种佚文佚本之说,其功仍不可没。然其欲以四言五言各自为类之念,使后人谬解而伪造古籍,是其始料所不及。现存明《道藏》(作九卷)本、清《四库全书》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本。

猜你喜欢

  • 四川保宁府广元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清张庚谟纂修。张庚谟,曾任广元县知县。张氏任知县后,访求县志,得手抄本一册,病其略,闻邑人鲁氏有遗本,寻之亦不可得。乃于薄书之暇,广搜博采而成志稿一部。继得石法鲁增辑,仍以为略而弗确,乃

  • 定远县志

    六卷,清姜由范修,王镛纂。姜由范,曾任定远县知县。王镛,孝廉。定远于雍正八年(1730)复县。旧志无存。乾隆年间欲修县志,然未成。嘉庆十六年(1811)复事纂修。其后道光及同治年间曾先后两修。兹编则为

  • 三诗合编

    三卷。清黄光岳(约1739前后在世)编。黄光岳字硕庐,上高(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金华知县。编有《三诗合编》。此集为光岳辑其乡人关学诗、黄鎡、李坚三人之诗合刻而成,称《

  • 汉诗总说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

  • 读书杂志余编

    见《读书杂记余编》。

  • 玉堂漫笔

    三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陆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为官曾掌翰林院印。陆深赏鉴博雅,为词臣冠,著作宏富,有《俨山集》一百卷和《南巡日录》等。《玉堂漫笔》是陆深为官翰林时记录每日

  • 红杏轩诗钞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

  • 江阴城守记

    二卷。清韩菼(1637-1704)撰。韩菼字元少,别字慕庐,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韩菼康熙时殿试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怀堂集》。《江阴城守记》记述顺治元年(1644)江阴士民闻令剃发,聚义抗

  • 音声纪元

    六卷。明吴继仕撰。继仕字公信,一字信甫,号苍舒子,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书室名熙春堂。精音律。尚著《七经图》。卷首有焦竑序及自序,自序云:“天地有阴阳、有风气、有时令、有温热凉寒,则声有平上去入

  • 四书典制汇编

    八卷。清胡抡撰。胡抡字应麟,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书首有胡抡自序,略言《朱子章句集注》,其中大经大纬,未及详悉。朱子非不欲其详,圣贤立言大体在挈其大纲。至于条分缕析,则在其人考求而自得。因遇经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