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说

周易集说

十三卷。元俞琰(约1257-1327)撰。俞琰字玉吾,号石涧道人,又号林屋山人,平江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俞琰的生卒年史无明文,《宋史翼》引《苏州府志》云,生宝祐间,卒元贞间,年七十。自宝祐初至元贞末,不过四十年,其误明甚。纳兰容若称俞琰宝祐间以词赋称,亦恐有误。干文传谓延祐二年“石涧尚无恙”,似未几病逝。四库馆臣作生宝祐初,至延祐初始卒,不确。应生于宝祐五年或六年,卒于泰定三或四年。俞琰宋末以经义有声场屋间,以科第起家,入元隐居著书,征授温州学录,不赴。自言生平有读易癖,三十年不释卷,初读朱熹《本义》及程子《易传》,后遇隐者,以先天图指示邵雍环中之极玄。故其由儒入道,为元代发展道教易学的代表人物。所著易书十余种,存世的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易图纂要》等,流传颇广。元贞二年(1296年),琰自序此书,称幼读程、朱子易,有程、朱二公所未言者于心,乃历考诸家易说,摭其英华,萃为一书,名曰《大易会要》,凡一百三十条。至元中又集诸说之善者而为之说,凡四十卷,因名之曰《周易集说》。书成于元代,而四库题宋人,误。通志堂本上下《经》后为《象辞》,即大象传。谓象者伏羲所画八卦,辞则孔子所为,以其为羲画而作,因升列《彖辞》之前,而改《小象》传为《爻传》。又谓《系辞传》乃《文言传》之馀,因依晁以道古易,置于《文言传》后。故此书次序与先儒易说并皆不同,而自成其为俞氏之本。然其集诸家之长,益以己见,反复辨论经传,前后四易其稿,殚精研思,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固不可以其改易旧第废之。此书《四库全书》、钱氏、倪氏《补元志》、朱氏《经义考》俱作四十卷,与俞氏序合。焦氏《国史经籍志》作十卷。《通志堂经解》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俱作十三卷,天一阁抄本十二卷。今存最早版本则为元至正九年(1349年)俞氏读易楼刻本,为其子仲温点校、孙贞木缮写锓梓,为十三卷,存十一卷。知《四库全书》强析为四十卷,以符“名从其朔”之例。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此书。

猜你喜欢

  • 耳新

    十卷。明郑仲夔(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耳新》书成于崇祯甲戌,前有自序。这部书所记都是当时的琐闻杂事,而涉于仙佛鬼怪者居多,是一些无关学问的齐谐志怪因果报应的故事。作者所以写该书是因自幼耽奇,南北

  • 联句录

    五卷。明李东阳(1447-1516)编。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著有《东祀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

  • 六艺之一录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生评详见《周易蛾述》)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

  • 简斋集

    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 善诱文

    一卷。宋陈录(生卒年不详)撰。陈录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自称丹穴老人。此书皆记载劝人行善之语,多为通俗易懂之文。劝人行善,反对作恶,多有鉴戒之意,可资参考。卷首有嘉定十四年(1221)其弟陈炼所作《序言》

  • 蚕桑简明辑说

    一卷。补遗附图一卷。清黄世本(生卒年不详)撰。黄世本,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活于清光绪年间。黄世本《蚕桑简明辑说》序中谈到了该书的成书过程:“……适见澄江吴君孔彰所著《蚕桑捷效书》,一再披览,说甚

  • 习学记言序目

    见《习学记言》。

  • 千字文汇编续编

    共四卷。其中《汇编》三卷,《续编》一卷。清德保(生卒年不详)编。德保,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著有《乐贤堂诗文抄》。是书系取梁周

  • 怡云室文集

    六卷。黄逢元(1862-1925)撰。黄逢元,字少云,号木父,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广西侯补县令。逢元博涉传记文字,时有精思。是卷中骈骊之作,颇以词华富赡见长。只是文格未能俊拔,

  • 周易证籤

    上经两卷、下经两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以六十四卦证六十四卦,以甲证乙,以丙证丁。籤者即《说文》籤验也,一说锐、贯也,概有锐利而贯穿之义。此书不章解句释,亦不穷究卦象,而只言易理,以补《周易二闾记》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