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注疏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孔融为北海相,深敬郑玄,告高密县,特立一县为郑公乡,广开门衢为通德门。建安中徵拜大司农。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据《后汉书·郑玄传》载其“但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成为东汉末经学之集大成者,世称“郑学”,亦称“后郑”,以别于同时代郑兴、郑众父子。平生著述颇丰,所注经除《周礼》外,还有《仪礼》、《礼记》、《周易》、《毛诗》、《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侯》、《周易乾凿度》、《乾象历》,并著有《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三礼目录》等,并注过纬书、法律。其《三礼目录》使《周礼》遂为三礼之一。保存完好的著作仅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毛诗笺》,对后世影响亦最大。贾公彦,生卒年不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人,永徽中(650-655)官至太学博士,唐代名儒。受业于张士衡,博涉经史,尤精《三礼》。贞观初,曾奉诏撰《五经正义》,除著有《周礼义疏》外,还有《仪礼仪疏》、《礼记义疏》。《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记载西周政治制度之经书。此书收集先秦诸国官制政典,含周仪史料,间有儒家政治理想,内容庞杂,故成书年代及作者难以确定,后世研究者对此聚讼纷纭。西汉学者有三种观点:古文经学家认为是西周周公之作,今文经学家认为成于战国年间,又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郑玄同意《周礼》为周公所作。《周礼》秦代失传,在西汉整理藏书、广开献书之路时得之,故《周礼》西汉不传。东汉注诂者有郑兴、郑众、卫宏、贾逵、马融诸家学者。郑玄详于典章制度、名物诂训,融通众说。顺文句次序而作解,凡旧诂可承用者则用之,如不见《经传》、《尔雅》,则旁稽博考、审断上下文意以疏释之。其循文立训,皆有义据。不仅释字,而且还诠释名物制度,集成《周礼注》,内容详实,简明精当,影响极为深远。自此,结束东汉各派《周礼》之注,一家独尊,《周礼》遂大行于世。《史书》载“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误,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朱熹治经崇尚汉注,于郑学尤甚推服,称其于“考《礼》名数大有功”。清人黄丕烈称“郑氏之学惟《三礼》为最精,《三礼》之注,惟郑氏最善”,皆颇为中肯。其不足在于:一、认为《周礼》为周公所作,故处处以古制或汉制予以解释,凡与所证制度不同处,皆以《周礼》为正,故与《周礼》相出入并显牵强;二、好引纬书,此弊不始于郑玄,但东汉时非常盛行,故深为宋儒所攻。宋欧阳修《请修五经札子》欲删其书。宋叶时于《礼经会元》中曰“郑注深害《周礼》”。然宋儒之考古,终不能不于郑注取材。三,易改经字。故宋至清学者,多对《周礼》注删翼,然仍以其为宗。入唐,高宗永徽年间,贾公彦疏以北周沈重《周礼义疏》为基础,集魏晋六朝诸家之说阐称郑注,于礼、乐、军、赋诸礼并引据明赡足以发明郑学。《朱子语录》称其“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但其考证仅限于九经诸讳而于诸子百家之单词精义及文字之假借音诸异同,未能详论阐述是其不足。然与郑注相同,亦受到宋儒驳斥,但在考古时,仍从贾疏取材。郑注贾疏分别为汉唐研究《周礼》之集大成和总结,《周礼》一书从郑玄注而训诂明,得贾疏而名物制度考究大备,为后世研究《周礼》必备之参考书。宋以前郑玄、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为单行本,以后将二书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周礼音释》合而刊之。版本有闽本、监本、阁本、殿本、江西本、毛本、闻人诠本、同文局本、宋麻沙本、明汪道明刊本及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德刻《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乾隆五十二年(1787)福礼堂本、1887年蜚英馆石印士礼居丛书本、1934年北文禄堂影印宋建安本、1940年武进董氏诵芬室印宋三山黄唐刻本、1957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礼注疏》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读大学中庸日录

    二卷。清康吕赐撰。吕赐字复斋,别号一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此书有《读大学日录》一卷,《读中庸日录》一卷。作者宗信王阳明之学,该书也力阐王氏之说,对王氏“致良知”之说及“慎独”之说尤为推崇。

  • 程氏墨苑

    十二卷。明程君房撰。程君房,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程氏善制墨,与其徒方于鲁因争名而互相倾轧,结为深仇。程氏之墨,曾被推荐到内廷,进献给神宗,方氏甚恨之。后程氏因杀人入狱而死,实方氏之力。著

  • 松冈集

    十一卷。明姜洪(约1447前后在世)撰。姜洪,字启洪,号松冈,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改庶吉士,除检讨,升修撰。著有《松冈集》。是集凡十一卷。序二卷,记一卷

  • 沈氏群峰集

    五卷。《外集》一卷(即绿春词)。附《韩诗故》二卷。清沈清瑞(1742-1785)撰。沈清瑞,初名沅南,字芷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工诗文,善散曲。其人睿智过人,被诸城刘尚书称为“此生如芝草

  • 太平经国之书

    十一卷。宋郑伯谦撰。郑伯谦生卒年不详,字节卿,永嘉(今浙江宁波)人,初官修职郎,后为衢州府学教授。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首列宋代研究《周礼》者,共四十五家,并类编姓氏世次,郑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

  • 续增乐至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胡书云修,李星根等纂,续道光裴志而作。《乐至县续志》光绪九年(1883)刻本,共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文、凡例、诸图。正文分为:卷一,沿革、疆域、形胜、山川、风俗、物产、城池、公署、铺递、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太学典祀汇考

    十四卷。清张璿撰。张璿,字玉衡,宛平(今北京西南)人。官至国子监典簿。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历代太学祭祀制度和凡祀于太学的自孔子而下四配十哲及先贤先儒的言行事迹。作者意在广博,而轻于考证。子夏《易传》,

  • 徐州二遗民集

    十卷。清桂中行(生卒年未详)编。二遗民者为铜山万寿祺年少、沛县阎尔梅古古,同为明末才人,江北志士。昔史忠正视师徐州,礼尔梅宾石,尔梅再上阁部书,清开府徐州,号召河南北义士,得其一成一旅,规划中原,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