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发注
十卷。清朱奇生编纂。奇生字亦人。书首有奇生自序,认为范氏体注纂辑精详,但采诸说存参,二三其解,未免骑墙疑似之见。至其他诸家,又苦浩博繁衍,难以遍阅。于是录诸儒名论,质以《朱子或问》、《朱子语类》、《朱子大全》、《朱子蒙存》、《朱子浅约》诸书,核其源流,辨其同异,撷其精华,略的加详,繁的减简。是书参引众说折衷一是,对吕晚村、陆稼书、仇沧枉各家之说,所采尤多。书中也分上下两截,下截全列经注,上截详发书旨。该书有雍正元年(1723)刊本。
十卷。清朱奇生编纂。奇生字亦人。书首有奇生自序,认为范氏体注纂辑精详,但采诸说存参,二三其解,未免骑墙疑似之见。至其他诸家,又苦浩博繁衍,难以遍阅。于是录诸儒名论,质以《朱子或问》、《朱子语类》、《朱子大全》、《朱子蒙存》、《朱子浅约》诸书,核其源流,辨其同异,撷其精华,略的加详,繁的减简。是书参引众说折衷一是,对吕晚村、陆稼书、仇沧枉各家之说,所采尤多。书中也分上下两截,下截全列经注,上截详发书旨。该书有雍正元年(1723)刊本。
二卷。增补都门纪略三卷、都门汇纂无卷数、朝市丛载八卷。清杨士安撰。杨士安,号静亭,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其久客京师,留心世故。以《日下旧闻》、《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等书,列古今胜迹,资人探
二卷。清孙承泽(见《藤阴札记》)撰。此书以王守仁所作《朱子晚年定论》一文,不言晚年始于何年,但取偶然谦抑之词,或随问而答之语,及早年与人的笔记,特欲借朱熹之言以攻击朱熹,此不足为据。故乃取朱熹《年谱》
一卷。晋孙绰(详见《论语集解》)撰,清马国翰辑。隋唐志道家类都著录孙绰撰《孙子》十二卷,有些书引用其说常作孙绰子,是为了别于战国时孙武子。孙绰所撰之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辑得二十余节,作为一卷。其后黄
共六卷(《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元周伯琦(1298-1369)撰。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历官浙西肃政廉访使,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拜资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博学
一卷。编者不详。清福珠洪阿,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二年(1582),太平天国军攻江宁城,提督福珠洪阿殉难。其弟福珠城阿于道光末年以陕安镇总兵,殉难湖南石首铺,又后九年其季弟金华协福升殉难杭州
五卷。元李鹏飞(生卒年不详)撰。李鹏飞,自号九华澄心老人。池州建德(今属安徽贵池)人,以行医济人为乐,终为名医。编撰《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三元参赞延寿书》,又称《三元延寿参赞书》。此书篇首有四序三
六十五卷。清曹寅(1658-1712)编。曹寅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祖籍蒙古汉军正白旗,原籍丰润(今属河北),世居沈阳。官江宁织造通政史,并视两准盐政。因其父尝于家门外种植楝树数株,绿荫可爱,便建
六卷 附录一卷。明朱珪编撰。朱珪,明初崑山(今属江苏)人,字伯盛。珪善篆籀,工于刻印,又工于摹勒石刻。《名迹录》是他生平所刻的汇集。汉代碑刻,多不载撰写人、书写人和刻工的名字。自魏受禅碑载有邯郸淳撰文
一卷。清范士增纂辑。此卷以《礼记》成句解释《尚书》,如以“过则称已”解释“负罪引慝”;以“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解释“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制国用”解释“底慎财赋咸则三坏成赋中邦”;以“军法
十六卷。清刘大櫆(1697--1779)撰。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雍正副榜贡生。乾隆时先后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均落选。授黟县教谕,数年后告归故里。刘大櫆是清代重要散文流派“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