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定玉壶冰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仍将都穆《玉壶冰》原书列于内,而于所加者之后则注上“增”字以示区别。据《浙江通志》记载,闵元衢《增定玉壶冰》二卷之外,还有《补玉壶冰》一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后并无此卷,大概是散佚之本。有明刊本。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仍将都穆《玉壶冰》原书列于内,而于所加者之后则注上“增”字以示区别。据《浙江通志》记载,闵元衢《增定玉壶冰》二卷之外,还有《补玉壶冰》一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后并无此卷,大概是散佚之本。有明刊本。
一卷。清侯廷铨(详见《春秋氏族略》)撰。该书对《春秋》经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考辨,涉及到文字训诂,褒贬义例、人名、地名等。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瑞宝堂精刊本(与《春秋氏族略》、《春秋列国考略》
一卷。清陆祚蕃撰。陆祚蕃,字武国,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官至贵州贵东道。本书主要记其在广西督学时道路险阻之苦,及为当地土司所不理之事。有《说铃》(康熙本、道光本)
十卷。清郑尔垣(生卒年不详)编。郑尔垣,字一枢,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自宋建炎至明初,郑氏合族而居已达十三代,世称义门。郑尔垣在续编《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之后,又编成此书。所得遗文十五种,元郑大和,
二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俞樾、王先谦诸家之说,义多平允。以《成相》篇论之,“险陂倾侧此之疑”。俞训“疑”为“止”;鸿庆以“疑或之”,最为明显。又“莫不理续势持”。
十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上承魏、晋,下启齐、梁,其间清俊之体犹存,纂组之风渐盛,居文质升降之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字花农,又字红友,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时为国子监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两广总督吴兴祚爱其才,延致幕下掌一切奏议。闲暇时则作戏曲,令吴家伶人演歌之。著作二十余种
一卷。明孙铨辑、孙奇逢订正。孙铨明末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为谱主之子。谱主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大安口,明廷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沈潜、阚昌言纂修。沈潜,秀水人,曾任罗江县知县。阚昌言,曾任罗江县知县。按罗江,汉置县地。晋置万安县于梓潼水尾,属梓潼郡。后移县治其地,宋齐因之。西魏置万安郡,隋初开初郡废,县属金山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