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乘玄论

大乘玄论

五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乘玄论》是吉藏居于长安时,约隋仁寿大业年间所作。晚出于《三论玄义》,早出于《十二门论疏》。该玄论大章有八:第一,二谛义十重;第二,八不义六重;第三;佛性义十门;第四,一乘义三门;第五,涅槃义三门;第六,二智义十二门;第七,教迹义三门;第八,论迹义五门。此《大乘玄论》即是指中观论之玄义。《中观论》又称《正观论》,简称《中论》。它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中观论》是由印度龙树著、清目注释,后姚秦鸠摩罗什译,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中观论》的思想,对后来大乘佛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影响也很大。在汉族地区依此论和《百论》、《十二门论》创立了三论宗;在西藏也很流行。注疏《中观论》的中外佛教学人很多,其中吉藏对此尤为尽力,他所著的《中论疏》十卷最为著名。此作《大乘玄论》就是释说《中观论》的注疏之一。研习《中观论》之人,不可不读此书。现常见载的版本是《续藏经》本。

猜你喜欢

  • 分订皇清经解

    十六卷。无编者名氏。依《易》、《书》、《诗》、《周礼》、《仪礼》、《大戴记》、《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为序,各为一卷。其涉于群经者,

  • 节序日考

    四卷。徐卓撰。徐卓,清乾嘉时期学者,休宁(今属安徽省)人。《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未著录此书,《贩书偶记》时令类著为“嘉庆戊寅(1818)海棠书巢刊”。

  • 遂溪县志

    ①四卷,清宋国用修,洪泮洙纂。宋国用,满洲正白旗人,监生,康熙二十三年(1683)知县。洪泮洙,广东遂溪人。遂溪历来无志,只能从府志中得其概,阙略不详。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大清一统志》,通行直

  • 武进谢氏丛书

    十七种,五十二卷。清谢兰生撰辑。谢兰生字原庵,武进(今属江苏省)人,曾任浙江临安知县。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宋元以后,多有知名之士。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清乾嘉之际谢珍,及自己著作,编成谢氏丛书。谢应

  • 重修两淮盐法志

    一百六十卷。清王定安等撰。见《求关斋弟子记》条。是书前有两江总督魏光熹序,具言编纂经过。以下卷一至卷十为王制,内分子目为制诏、德音、圣制、功令,卷十一、十二为沿革,内分子目历代淮鹾才略上下,卷十三至二

  • 山东通志

    ①四十卷。明陆钺等纂修。陆钺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广按察佥事、山东提学副使。著有《贤识录》、《少石集》等。嘉靖十一年,陆钺视学山东,山东巡抚袁宗儒

  • 郑氏爻辰补

    六卷。清戴棠撰。戴棠字召亭,江苏丹徒人。爻辰之说,始于郑玄,散见于诗礼正义。其以六爻配十二时辰,复配以十二律,用以推验吉凶,为占筮之末技。而戴氏却认为以爻辰之法推之三百八十四爻无不验。于是便采录郑氏爻

  • 嵩少集

    四卷。明郑太原(生卒年不详)编。郑太原,山西潞安(今长治)人,官河南登封(今郑州)知县。嘉靖中,山西浑源刘思溢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古今录》。万历十六年(1588),太原依其旧本而增入嵩岳、嵩麓

  • 俗书正误

    一卷。见《字鹄》。

  • 阳谷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王天壁纂修。王天壁字文,安徽桐城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二年(1673)任阳谷知县。考阳谷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刘素,书成于数月之间,难免陋略。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