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冶县志

大冶县志

九卷,清谢畬修,胡绳祖纂。谢畬,广东英德人,官大冶知县。胡绳祖,字畏思,本县人,举人,官江南潜山知县。县志始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县令张泉创修,宣德初年县令梁嵩续修,万历十二年(1584)县令吴仁更补修,此后历六十年未曾增修。康熙十二年(1673)奉诏修纂通志,谢畬延胡绳祖等重加修辑刻印。共九卷,分地舆、建置、田赋、秩官、宦迹、选举、人物、艺文、治忽九纲,分目六十一。旧志只记山名,颇觉简略,此志山川细载东西南北,始于《山海经》,于山川源委,皆详载。山名或有小讹,仍之不更,以示审慎。形胜当在山川类前,镇市、古迹当移建置后,此志一遵其例。闾阎风俗,罗举以备采访,物产土宜,详陈以备选择,祠祀视昔有加,元宫琳宇,数以百计。秩官类,县令姓氏,于旧署中得题名断碣,遗漏尚少,至教职簿尉诸员,无可考证。艺文类,采访得关于政事者数篇,增入甚少。治忽类,附灾异、兵寇、逸事等类。可惜将成书,因滇南兵事而中止,但虽草创之志,也不得等闲视之。 ②十二卷,首一卷,清初陈邦寄修,胡绳祖纂。陈邦寄,辽东辽阳人,贡生,官大冶知县。莅任五年,奉令增修志典,延胡绳祖等继前县令谢畬纂辑未竟之事,编缀补修。自万历十三年(1585)始,至康熙十二年(1673)止,百余年掌故,绝而复续。取江宁、扬州、安庆、滁州诸志,详细订视,籍为指南成书。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印。首列姓氏表、治景图,分目为地舆,附沿革、星野、疆界、形胜、山川、风俗、物产,次第一遵谢志,建置,附城池、公署、学校、祀典、武备、仓场、坊表、镇市、邮舍、津梁、古迹、丛祠、茔墓,增武备一门,田赋,附里社、户口、土田、赋役、课钞、屯粒,删湖课一条,治忽,谢志列于卷末,此志改编于田赋之后,秩官之前,附灾异、兵寇,秩官,宦迹,选举,有纲无目,谢志附二十一条,此志统序而不分列,以三纲可括诸目,人物,附前贤、德业、学行、孝友、节烈、义慨、隐逸、流寓、方外九条均遵谢志,武功改勋庸,谢志艺文志仅录一卷,此志扩为三卷,未免滥收。逸事,谢志附治忽类,此志别为一类,成谢畬所未成。③ 十八卷,首一卷,清末胡复初、马修蕃等修,黄昺杰纂。胡复初,字斋,江西南昌人,举人,官大冶知县。马修蕃,字启田,江苏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人,监生,继复初任知县。大冶县志,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陈邦寄继前令谢畬未竟之书而成。至同治初年,已距一百八十余年未修了,其间风俗更改,人事变迁,与旧志不同者甚多。县志急于续修,适有重修省志之议,檄饬各郡县汇进县志以备采择,胡复初延黄昺杰,求得前志,旁搜博采从事编辑。同治六年(1867)胡复初去职,马修蕃继任,志书告成刻印。分十四纲,九十四子目,其大纲仍遵旧志,间易其名称。前志地舆,此志改疆域,疆域原属地舆,但星野、沿革、驿递、形胜、风俗仅就一县境内而言,故仿通志改称疆域。旧赋志,赋税杂供,前志已详叙,但相隔已远,各因时宜不无互异,此志仅略为增添,分注于旁。秩官志、宦迹志,时代既久,多淹没,此志得邑人刘广泰手册,增加多人,详载其事迹。艺文志,关风土名教照旧采录,如出自生存者,概置不登,惟抒情景物,寄与民,破格录存。人物志增政治、忠烈、文苑数类。

猜你喜欢

  • 庄元仲集

    一卷。清庄亨阳(1686-1746)。亨阳字元仲,号复斋。南靖(今福建省南靖县。一作靖南)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淮徐海道。此集仅有文十二篇,是其官淮徐海道时所上奏的河防条议。其文均为政

  • 简斋集

    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 东观录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舒芬字国裳,号梓溪,进贤(今属江西)人。学者。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极谏武宗南巡被廷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时复官,因大礼仪下狱廷杖夺俸,后病卒。世称“忠孝状元”

  •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

  • 河防疏略

    二十卷。清朱之锡撰。朱之锡(1623-1664),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顺治进士,历任过编修、宏文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等职。顺治末任河道总督,塞黄河山阳决口,开董家口淤沙。上治河十事条陈,得允准实

  • 京口掌故丛编初集

    六种,六卷。清陶骏保编。陶骏保字璞卿,江苏丹徒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所收著作均有关丹徒故实。宋胡舜申《己酉避乱录》一卷附《校勘记》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已作存目收入;清法芝瑞《京口偾城录》一卷、清杨棨《

  • 柳南文钞

    六卷。《诗钞》十卷。清王应奎(1684-?)撰。王应奎,号东溆,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人每与朋好相见,辄以文字切磋不倦,曾与侯秉衡、陈亦韩、汪西京结诗课。著有《京江耆旧集》、《柳南

  • 读书札记

    一卷,清刘熙载(1813-1818)撰。熙载一生著述颇多,著《四音定切》、《持志塾言》,已著录。《读书札记》又名《古桐书屋札记》,是杂录古代圣贤经义及先儒格言,或心有所得,编辑而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修

  • 多能鄙事

    十二卷。明刘基(详见《郁离子》条)撰。经后人研究,认为此书是他人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抽出,伪托刘基之名而刊刻的。属农书类。有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等类。除卷一饮食类、卷七农圃类、

  • 陵川县志

    ①三十卷。清雷正纂修。雷正,湖北沔阳县人,出身生员,乾隆三年(1738)任陵川县知县。按陵川县志,创本不可考,明宏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曾为重修,其后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诸朝,递有续纂。《陵川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