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雅堂诗

安雅堂诗

《安雅堂拾遗诗》。《安雅堂拾遗文》二卷。《附二乡亭词》四卷。清宋琬(1614-1674)撰。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别署二乡亭主人。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任户部主事、吏部郎中、陇西道、浙江按察使等。后被诬告与山东农民义军相通,下狱三年。康熙十一年(1672)重授四川按察使,次年入京觐见,逢吴三桂兵变攻陷成都,其家人均在成都,宋琬惊忧而死。宋琬早年便以诗名,入清,诗名更盛。初到京师,与严沅、施闰章等往来甚密,时称“燕台七子”,后与施闰章齐名。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称“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闰章)北宋(琬)之右”,“宋浙江后诗,颇拟放翁。五古歌行,时闯杜韩之奥。”宋琬生逢乱世,仕途多艰,因此创作中以抒写生活中的穷愁哀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世之感和赠答酬唱,间接反映世态人心和社会现实。古诗歌行苍劲雄健,悲愤激荡;近体诗对仗工整,词采豪壮;绝句清丽多姿,近于晚唐。晚年,诗风愈见苍老雄肆,广为称道。宋琬著作丰富,但多散佚。据《池北偶谈》载,康熙壬子春,宋琬在京师,曾求王士祯编定诗文三十卷,宋琬死后,不知流落何处。《渔详诗话》载,康熙庚辰,宋琬之子宋思勃到京师,曾以《入蜀集》相示,如今其后人亦无此传本。《安雅堂诗》不分卷,据集中蒋超序所题顺治庚子年代推断,大概所收为宋琬早期诗作。《安雅堂拾遗诗》与文集、词集,均为乾隆丙辰年宋琬族孙宋邦宪所刻。集中“掇拾残剩”,“真赝莫别,均不足见琬所长”。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樊川丛话

    八卷。明姜兆熊(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姜兆熊,字恂如,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著有《樊川丛话》八卷。《樊川丛话》记叙的都是杂事,分为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怪异、数

  • 尚书古文疏证辨正

    一卷。清皮锡瑞撰。皮锡瑞也是攻东晋伪《古文尚书》的,只是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有不少疏谬之处,皮氏恐为反戈者作为攻击的借口,故作“辨正”来完善阎氏之说。卷首有“自序”。皮锡瑞认为,阎若璩不了解汉代古

  • 周礼注疏

    四十二卷。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勤学善思、知识渊博。师从马融三年归,马融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曾聚徒讲学,至数百千人

  • 茶香室丛抄

    二十三卷、续抄二十五卷、三抄二十九卷、四抄二十九卷。清俞樾(见《诸子平议》)撰。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共一百零六卷。因俞樾之妻姚夫人居室名为茶香室,俞樾为纪念夫人,以书自娱而撰此书,特命名为《茶香室丛抄

  • 兰台轨范

    八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1764)。“兰台”本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又称史官为兰台史或兰台,本书即取材于历代医著撰写而成,作者认为其内容均足为治疗典范。故名。

  • 昕天论

    一卷。三国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信字元直,一字德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精于天文易数之学,为太常卿。有《周易注》。《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昕天论》一卷,姚信撰,失传”。新旧唐志复著之,今佚。其名

  • 闲家类纂

    二卷。清彭绍谦(生卒年不详)撰。彭绍谦字济光,长州(今云南嵩明县)人。乾隆丁卯年(1747)举人,官至曹州府桃源同知。《闲家类纂》是彭绍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编辑治家格言,分为十类。一、敦伦,二、培本

  • 严氏古砖存

    二卷。清严福基撰。严福基,字眉存,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此书著录古砖拓本一百多件。从年代上看,上起汉朝,下到宋代。大都为江浙各地所出。书中所集拓本,均为严氏自藏。书前有李兆洛、

  • 停云馆帖

    明文征明(1470-1559)辑。文征明,初名璧,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征明工书善画,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该帖摹勒于嘉靖中期,初刻共四卷,其中又以第一卷为精。第一卷为晋

  • 岩下放言

    三卷。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自崇庆节度使致仕,退居乌程弁山,每日读书著述,潜心钻研儒家经典以外,亦究心佛老等诸家之言,每有心得,记录成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