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庆府志

宝庆府志

①八十四卷,首一卷,郑之侨纂修。郑之侨,潮阳人,曾任宝庆府知府。宝庆府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其后曾两次重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郑之侨任宝庆知府,认为旧志简编漶漫,一人或两地并书,一事或两家互异,重复舛伪,不可卒读。适逢巡抚陈宏谋修通志告成,士绅亦以此为请,陈乃毅然为己任。《宝庆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共八十四卷首一卷。卷首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上谕,盖相延崇体制也。分为:卷一,星野。卷二,舆地。卷三,沿革。卷四,疆域。卷五至卷六,山川。卷七,城池。卷八,公署。卷九,水利。卷十,关津。卷十一,户口。卷十二至卷十七,赋役。卷十八,盐政。卷十九至卷二十,积贮。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学校。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书院。卷二十六,典礼。卷二十七,秩祀。卷二十八,风俗。卷二十九,物产。卷三十,藩封。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秩官。卷三十七至卷四十,名宦。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三,兵防。卷四十四,理苗。卷四十五至卷四十九,选举。卷五十至卷五十五,人物。卷五十六,游寓。卷五十七至卷六十,列女。卷六十一,祥异。卷六十二,古迹。卷六十三,寺观。卷六十四至卷八十三,艺文。卷八十四,志馀。按宝庆在宋代始升郡州为府,元为路,明复为府,清仍因之,领武罔一州、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山川险峻,苗瑶杂处,为湘西南边要区,素称难治。此志于兵防、理苗记载详实,具有卓见。其附列之城绥九峒图、图说及叙,尤为可观。其图为乾隆七年(1742)太保孙嘉淦奉命勘查横岭之长安坪所绘。孙亲识山川条理,扼塞险夷,而后合九峒为一图,名城绥九峒图,实为佳作,于后人很有参考价值。② 一百四十三卷,首二卷,末三卷,清黄宅中等修,邓显鹤等纂。黄宅中,字惺斋,山西河曲人,进士,曾任宝庆府知府。邓显鹤,字湘皋,邵阳人,名儒。《宝庆府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此志《大政》循史法之编年,振一篇之纲领,沿革疆里,明古今分合之情,备方域形势之要,藩封等表之详赡,固无论矣,其中巡历一表,更为诸志所无,实别具卓识。又如《选举》,详叙清科举之法制,并附录考官之姓氏、考试题目、及第者名次姓氏等,皆有参考价值。此志所绘各图,开方计里,全郡次第衔接,了如指掌。《六书》本周礼六官之遗意,于一郡之典章故实,分类毕陈。卷末《摭谈》所记,亦多祚裨风化。此志体例虽变而不失雅洁,文虽富而不伤于繁。条理清晰,体例严谨,非宿儒而三长兼备者所不能为。其在湖南各志中实为佳作。该志尚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新新印书馆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鲁望集

    十二卷。明袁尊尼(1523-1574)撰。袁尊尼,字鲁望,江苏吴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此集纯为七子之体,故王世贞序极称之。其诗多属朋友间问答,自我感怀之制,格局皆不大。

  • 病榻遗言

    二卷。明高拱(1512-1578)撰。高拱,字肃卿,新郑人。累官累仕,官上柱国,大学士等。神宗时,为张居正、冯保所排挤,解职归田,后数年卒。高拱学问广博,著述甚富。有《春秋正旨》、《高文襄公集》四十四

  • 玩鹿亭稿

    八卷。明万表(1498-1556)撰。万表,字鹿园,陕西定远人。著有《海冠议》。其生平亦见该书。该集共八卷,诗二卷,文六卷,末附录赠答、诗启及行状墓志。是其子达甫所编,其孙邦孚所刻。达甫有《皆非集》,

  • 毛诗乐府

    一卷。清梁绳武(生卒年未详)校订。此书题目后题无名氏编,剑叟谱正,次题门人梁绳武校订。其前载小引云:“客有持《毛诗乐府》者,编次一目了然。但作者不知谱,遂觉格于喉而不可歌。因就其义,按谱而填以词,意恐

  • 季汉五志

    十二卷。清王复礼撰。王复礼字需人,号草堂,仁和人。性孝友,著述颇多,有《武夷九曲志》、《王子定论》、《家礼辨定》。王复礼认为《三国志》中昭烈帝刘备止于作传,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传也过于简略

  • 助字辨略

    五卷。清刘淇撰。刘淇字仲武,号南田,一号龙田,又号卫园,别号南泉山人。确山(今河北确山县)人。因父官山东按察使,故徙家济南。汉军镶白旗人。弟汶,举人,与兄同受知世宗,时有“二难”之目。尚著《周易通说》

  • 春秋三传比

    二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该书前有作者自序,认为说《春秋》者以《左传》为证,参考《公羊传》、《穀梁传》;《春秋》因事以属词,缘词以命例,事同则词同,词同则命例宜无不同,但《春秋》经中却往往正

  • 诗薮

    十八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生平详见《笔丛》辞目。本书凡内编六卷,分古、今体各三卷;外编六卷,以时代编次;杂编六卷,分遗逸、闰余各三卷,皆其评诗之语。胡氏作此书时,王世贞尚在人世,大抵奉

  • 普济本事方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

  • 游石门记

    一卷。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一年(1841),罗泽南寄居洲上,冬日偕诸生游石门。由山北登其山,多蟂岩恶石,荆刺野草,令人心悸目骇,欲返回,有山人相告:山麓有岩,幽邃可探。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