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富顺县志

富顺县志

①五卷首一卷,清李芝、段玉裁等纂修。李芝,邑人。段玉载,金坛人,曾任富顺县知县,著述甚多。富顺县旧有志,然多阙漏,体例亦乖陋。段玉裁任县令后,属李芝网罗缺佚,亲自纂辑,遂成兹编。《富顺县志》光绪八年(1882)重刻乾隆四十二年(1777)本,共五卷首一卷。卷首一序,残缺无从考。次为明万历九年邑人熊敦朴序,次万历四十四年训导胡效双序,次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叙州知州何源浚序,次乾隆二十五年(1760)熊葵向序。正文分为:卷一,建置、疆域、城池、治署、山川上。卷二,山川下、古迹、田赋、户口、盐政、里镇、风俗、防汛、坊表、坟墓、学校。卷三,坛庙、官师、宦迹。卷四,科第、乡贤上。卷五,乡贤下、孝义、文苑、列女、祥异、外纪。此志考据精审,文笔流畅。其削去天文及诸家题咏,依《吴郡志》例,散见于各类目。惟不绘图,且不载物产,似欠允当。此本为光绪间陈锡兑重刊,每卷有“署知县金坛段玉裁纂辑”十字。② 三十八卷,清罗廷权、吴鼎立修,吕上珍纂。吴鼎立,曾任富顺县知县。吕上珍,教谕。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段玉裁重修志后,道光六年(1826)县令宋廷桢又再修,兹编则为续道光宋志而作。《富顺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段玉裁所修志颇有名于当时,与《武功志》、《朝邑志》并为学人所称道。然此志分门别类,率依通行条例,适与段志相戾,亦别具见识。文笔固平平,而于盐法等记载特详,尚有一定参考价值。③ 十七卷首一卷。彭文治等修,卢庆家等纂。彭文治,邑人,名士。卢庆家,蜀中学界名流。《富顺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刻本,全书十七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建置。卷二,仓储。卷三,方域。卷四,庙坛。卷五,食货。卷六,学校。卷七,礼俗。卷八,兵防。卷九,官师。卷十四,选举。卷十一,人物上。卷十二,人物下。卷十三,人物列女上。卷十四,人物列女下。卷十五,艺文。卷十六,杂异。卷十七,叙录。此志历十载而成,宋、陈二人又皆为蜀中名宿,故兹编刊行后,轰动一时。其中仓储、庙坛、盐引、砦堡、防御、官师、选举、人物各表之精密详晰,举足为法。综观全书,纲举目张,类目疏而不漏,内容繁而不芜,不愧为四川县志楷式。

猜你喜欢

  • 孝经郑氏注

    一卷。汉郑玄注。清袁钧(生卒年不详)辑。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浙江鄞县人。袁钧为乾隆拔贡,嘉庆初举孝廉方正。袁氏精于郑学,辑有《郑氏佚书》二十三种,著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孝经

  • 论语古注择从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认为《论语集注》为功令所限,渐迷其本。朱子有全用古注的,有改订旧义的,对的固多,错的也不少。差之毫厘,失之远矣。全用古注,学者不知其所依据,改订旧义又不能辨其是非

  • 普陀山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 念贻剩迹

    一卷。清周宣智编。周宣智自号镜亭老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入湖广时周宣智曾祖继圣一家抵抗事。事载于《湖广通志》中,乾隆二十七年(1762),周宣智又辑录其行状墓铭之类,并

  • 圣门乐志

    一卷。清孔传铎撰。传铎字振路,一字霁窗,系孔子六十四代孙,顺治、康熙年间袭封衍圣公。此书系作者为汇集圣庙祀典乐事而作。书中分目为:音器谱法、歌章四曲、迎凤辇曲、朝元歌、引导乐图、就位转位式、舞谱、乐器

  • 越峤书

    二十卷。明李文凤撰。李文凤字廷仪,宜山(今广西省宜山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司佥事。《越峤书》主要记述了洪武至嘉靖年间安南(公属越南)事迹。朱彝尊《曝书亭集》有《越峤书》跋,

  • 沧浪棹歌

    一卷。明陶宗仪(1316-?)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卒年不详。洪武四年(1371)诏征天下儒士,有司曾列其名,引疾不就,后勉为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南京礼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

    六卷。隋释智撰。释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玄义》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疏》六卷,本为释智说,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此疏是专为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经的,文前不立五重玄义,略展二章解释经题

  •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

  • 学医随笔

    一卷。旧题宋魏了翁(详见《九经要义》)撰。此书仅录《内经》之语二十条,无发明创见。附录历代医师一百九十人,自上古迄于宋代,张冠李戴,谬误甚多,如将淮南子列于东汉,孟昶、唐慎微列于蜀汉,贞白先生陶弘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