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

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

七十四卷。清陈乔枞(1809-1869)撰。陈乔枞字朴园,一字树滋,闽县(今福建闽侯)人。道光举人。曾任江西临江、抚州知府。其父陈寿祺曾被阮元聘入“诂经精舍”,后又主讲泉州清源书院、鳌峰书院。擅长辑佚古籍,喜收藏,藏书楼名“小嫏嬛”。乔枞承父志,研治经学。《隋书·经籍志》称《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唯《韩诗》存。然《韩诗》于宋政和、建炎年间亦逐渐亡佚。自郑樵后,说《诗》者又多摈弃汉学,务立新义,三家诗则几乎无人问津。宋王应麟《诗考》,搜集齐、鲁、韩三家之诗佚文,进行考核,每条佚文皆注明出处,卷末又别为补遗,以掇拾所阙。但终究多所挂漏,语焉不详。至清代,经学之风大盛,然多研究《毛诗》,研究三家诗者仍然是凤毛麟角。其中宋绵初著《韩诗内传证》,开始了对《韩诗》的研究,然鲁,齐二家之诗尚阙。乔枞之父寿祺曾搜集汉儒旧说,与《毛诗》相印证,与经义相比附,著《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还未完稿便去世了。乔枞继承父志,续著《鲁诗遗说考》,《齐诗遗说考》,《韩诗遗说考》。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郑玄目睹当时今古文经学两派互相攻击,各言其是,遂以古文为宗,兼采今文之说以附其意,综合今古文两派观点,自成一家之言,使说诗者略知所归。于是经生皆从郑氏,追随郑学。郑玄笺《诗》,以《毛诗》为主,兼采鲁、齐、韩三家。如《诗·鄘风·君子偕老》曰:“邦之媛也。”郑笺:“邦人所依倚以为援助也。”与《韩诗》“媛”作“援”,训为“助”相合。又如《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毛传:“以简狄于春分燕至时,与帝祈于郊禖,因而生契。”郑笺:“降,下也。天使下而生商者,谓遗卵,有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此为今文说,以简狄吞燕卵而生契。郑笺不从毛传之古文说,而采三家诗之今文说。郑玄说诗,择善而从,见解精辟,高出诸儒之上。陈乔枞搜讨历代旧说,与群书相比较,证明郑玄之说。著《毛诗郑笺改字说》、《诗经四家异文考》、《齐诗翼氏学疏证》、《诗纬集证》、《今文尚书经说考》等书。《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目录:《毛诗郑笺改字说》四卷,《齐诗翼氏学疏证》二卷,《齐诗遗说考》四卷,《鲁诗遗说考》六卷,《韩诗遗说考》五卷,《诗经四家异文考》五卷,《诗纬集证》四卷,《今文尚书经说考》三十二卷,《今文尚书叙录》一卷,《礼记郑读考》六卷,《礼堂经说》二卷,《礼堂遗集》三卷。有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艺文备览

    一百二十卷。清沙木撰。参见《说文补详字义》。是书原名《艺文通览》。书前有阿克当阿诸人序跋、诗赞、观款和沙氏自序,首列凡例、总目、检字,次依十二支之序分为十二集。每集内分十卷,共一百二十卷。各卷总分二百

  •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十卷。乾隆九年(1744)奉敕撰。本书详载满洲氏族源流,一一考其异同分合,胪列其世系。蒙古、高丽、尼堪之久隶八旗者,亦追溯由来,附注于末。每姓取勋劳昭著者列于首篇,各系以小传,其子孙世袭官爵依次排列

  • 芸窗易草

    四卷。清阎斌撰。斌字允中,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乾隆岁贡生。服膺道学,行必端方。其说《易》皆浑括大意,既不言象数,也不及训释。其注文往往不能协洽,自云专以本义为主,其与朱氏相背者不尽枚举。尚秉和

  • 隶经杂著甲编

    二卷。清顾震福撰。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人,光绪丁酉举人。该书所考,皆信而有徵,不作向壁虚造之言。或发明故训,或释疑辨难,解决了不少群经考释中的疑难问题,可以作为读经的参考。

  • 禅真逸史

    八卷四十回。明方汝浩编著。方汝浩,号清溪道人,生卒年不详。其乡贯说法不一,孙楷第谓为洛阳人,戴不凡疑其为浙江人,谭正璧以洛阳为其原籍,杭州为居所,也成一说。方汝浩其它生平事迹无考。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

  • 大宋中兴岳王传

    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尽言集

    十三卷。宋刘安世撰。刘安世(1048-1125),北宋大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人。字器之,世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历任左谏议大夫、宝文阁侍制。刘安世为人忠孝正直,弹击权贵,尽言不讳且语辞激切,被称为

  • 昭代丛书

    五百六十一种。清张潮(1650——?)编。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曾任翰林苑孔目,能词,爱好文学,以刊刻丛书为世所称。辑有《虞初新志》,著有《心斋聊复集》等,此书初为张潮编,后有杨复吉等续辑,

  • 山海经

    十八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注。旧说此书是唐虞之际,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至汉代由多人写成,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共十八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 广英堂遗稿

    一卷。清包慎言(生卒年不详)撰。慎言字孟开,安徽泾县(今泾县)人,包世臣族子,道光乙未举人。曾跟包世臣学经,随包世荣学诗。除本书外,还著有《经义考义》、《春秋公羊传历谱》十一卷等。本书除了《与刘孟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