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鸥波馆诗钞
十卷。《补》二卷。《词》一卷。清潘曾莹(1808-1878)撰。潘曾莹字申甫,别字星斋,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咸丰时任吏部左侍郎。书学米芾、赵孟頫;画以徐渭为宗;工诗词,尤长史学。著有《题画诗》、《画识》、《画品》、《画钞》等。潘曾莹之诗词,以六朝三唐为宗,而弃其糟粕,具有古人之长。每当兴来情往,染翰挥毫。动辄书诗词数十首,积腋成裘,编为是书。有道光乙巳年(1845年)刊本行世。
十卷。《补》二卷。《词》一卷。清潘曾莹(1808-1878)撰。潘曾莹字申甫,别字星斋,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咸丰时任吏部左侍郎。书学米芾、赵孟頫;画以徐渭为宗;工诗词,尤长史学。著有《题画诗》、《画识》、《画品》、《画钞》等。潘曾莹之诗词,以六朝三唐为宗,而弃其糟粕,具有古人之长。每当兴来情往,染翰挥毫。动辄书诗词数十首,积腋成裘,编为是书。有道光乙巳年(1845年)刊本行世。
二卷。订讹一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又字用中,号拜经,清经学家臧琳的玄孙,江苏武进人。臧庸受业于卢文弨门下,并从钱大听、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治学根据经传,加以剖析,按照
即《鸳鸯针》之三四卷。见《鸳鸯针》。
①八卷。清顾涞初纂修。顾涞初字惠师,浙江吴兴县人,出身进士,康熙十年(1671)任稷山县知县。顾涞初掌稷山县后,锐意修志,康熙十二年(1673)春,延邑绅士,查考旧志,博采舆论,参稽故典,历数月志成。
十卷。清吴骞(1733-1813)撰。骞字兔床,号槎客,浙江海宁人。诸生。皇侃《论语义疏》乾隆间由日本传入中土。浙江布政使王亶望首先刊行。鲍氏知其不足又刊之。不久又由日本传入《孟子七经考异补遗》一书,
一卷。清刘墉书,姚学经刻。刘墉生平见《清爱堂石刻》。该书帖为刘墉为答谢乾隆皇帝赐诗所上谢表,乾隆五十七年(1793)刻石。刘墉一向被誉为清代书家之冠,而小楷又为刘书之冠,此帖即为刘氏的小楷,气象宽博,
二十四卷。明付作兴(生卒年不详)撰。付作兴字廷用。建昌(今属四川)人。此书汇辑古来姓氏,并兼载古来人物。分君姓、臣姓、诸侯、大夫、公族、补遗、复姓。各标目上阑,而下附偶语一二联。自序云:文本于氏,正文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四十卷。清臧志仁编辑。志仁字訒斋,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是书前有自序,凡四书中人与物无不具备,分门别类,为目六百七十余条。所采尽秦汉以前书,名为“串珠”,因有层次脉缕,或上贯某人之辞,或上贯某书之
一卷。明林兆珂(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兆珂,字孟鸣,福建莆田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历知廉州、安庆。有《毛诗多识编》,已著录。此集本名《挈明草》。其题曰林伯子,盖其序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1572)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