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校勘记

尔雅校勘记

六卷。附《释文校勘记》于后,清阮元撰。阮元(1764-1849)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县人。清学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生平以兴办教育、提倡学术为己任,先后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成就人材甚众。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清经解》等。精文字训诂,并及天文、历算、地理,著《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经解》、《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多种。是书勘校甚精善,为治《尔雅》者必治之书。其序有云:“《尔雅》经文之字,有不与经典合者,转写多歧之故也。有不与《说文》合者,《说文》于形得义,皆本字本义;《尔雅》释经,则假借特多,其用本字本义少也。此必治经者深思而得其意。”阮公此言,至为闳通。所校亦有罅漏,如以《释诂》“犯奢果毅胜也”之“毅”为衍文,《释草》“蘪从水生”之“生”为衍文,皆非是。是书为《十三经校勘记》之一。《十三经校勘记》附于阮刻《十三经注疏后》,该本甚便学者,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误多。另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乾坤大略

    十卷。补遗一卷。清王余佑(1615-1684)撰。余佑,字介祺,自号五公山人,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明末随父起兵抗击李自成军。入清后,隐居易州(今河北易县)五公山,教授生徒,不求闻达。史传称其“尝受

  • 警语类钞

    八卷。明程达(生卒年不详)撰。程达,字顺甫,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此书取先哲格言善行,分类编次,共八卷,分六十个子目,体例割裂冗杂,颇无伦次。《凡例》

  • 周张全书

    二十二卷。明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编。周敦颐之书,除《太极图说》、《通书》而外,仅得诗文、尺牍数首,附以年谱、传志及诸儒之论而为七卷。张载之书,除《正蒙》、《理窟》、《易说》而外,兼载语录、文

  • 西游录注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元史·太祖本纪》载元太祖十四年(1219)西域杀使者,太祖章师亲征。十九年(1224)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 元叟端禅师语录

    八卷。明代释行端(1255-1342)撰。行端,俗姓何,字原叟。法号行端。临海(今地不详)人。十二岁从叔父得度于余杭化城,受业为藏叟珍弟子。后住寺于余杭径山寺,直至行寿八十八,弘法七十六而止。行端其人

  • 孝经集灵

    一卷。明虞淳熙(约1598年前后在世)撰。虞淳熙,字长孺、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著有《孝经集灵》一卷。《孝经集灵》一书专门辑录孝道灵异之事(如赤虹化玉之类)。所以书名叫

  • 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

    八卷。元刘贞仁撰。刘贞仁事迹不详,仅从卷首题名得知。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元代科场考试共三场。汉人、南人的第一场是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各治一经。第二场是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是策一道。可见“诗义”

  • 先馀录

    八卷。明姜志衡撰。姜志衡,字无摇,曲河人。据其孙在宛序,谓其先伯父留心经济之事。一曰偶从敝笼中发捡旧书,乃得其伯父末年记录之笔。其间山川之险阻,人事之得失,披览皆在目前。于是加以参订,厘成八卷,以备遗

  • 河图洛书原舛编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条。毛奇龄认为现在的河图就是大衍之数,应当叫大衍图,而不是古代所谓的河图,现在的洛书则是采用太乙行九宫之法,也不是《洪范》九畴。因此著其说于前,更把图列于其后。

  • 满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姚秦三藏法师等译。因梵名以满洲字传书,故名之《满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竺乾梵本汉译者共有六种:同名的有三本,即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元魏三藏菩萨提留支译本和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本。其它三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