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屈原赋注

屈原赋注

十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名思想家、学者。乾隆三十八年(1773)任《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一生喜读书,学识广博,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并精通古音、名物训诂,对经学、语言学均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朴学大师。著作有《孟子字义疏论》、《方言疏证》、《声韵考》、《屈原赋注》、《原善》、《原象》等。后人辑为《戴氏遗书》。戴震中年生活困窘,在困窘中撰成《屈原赋注》。“家中乏食,与面铺相约、日取面为饔飧,闭户成《屈原赋注》”(段玉裁《戴东原年谱》),可见其穷困之中完成著述的工作,精神感人。乾隆十七年(1752)书成,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书刻印问世。此书由三个部分组成,《赋注》七卷,《音义》三卷,《通释》二卷,计十二卷。卷首有卢文弨序,卢序后为戴自序,卷末有汪梧凤跋文。关于《音义》三卷的作者有异说。据《安徽丛书》本《屈原赋注音义》后汪梧凤跋文云:“右据戴君注本为《音义》三卷。自乾隆十七年(1752)秋得《屈原赋》戴氏注九卷读之,常置案头,少有所疑,检古文旧籍详加研核,兼考各本异同,……次成《音义》,体例略拟陆德明《经典释文》也。”按汪氏所言《音义》三卷为汪氏所撰。今通行本删去汪氏跋语。《音义》作者便难以考知。戴氏弟子段玉裁在《戴东原年谱》中说:“(乾隆)十七年三十岁,是年注《屈原赋》成,歙汪君梧凤庚辰(1760)仲春跋云:‘自乾隆壬申秋得《屈原赋》戴氏注读之……可证也……此书《音义》三卷亦先生所自为,假名汪君。’”《屈原赋注》只注释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以下楚辞作品不录注。自序称:“今取屈子书注之……名曰《屈原赋》,从汉志也。”可知是依《汉书·艺文志》所确定的二十五篇屈原作品加以注释的。其目次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音义》依《赋注》目次注音。《通释》目次以《屈原故宅》(女媭庙)为首。包括山川、历史、地名、动植物名称等一百零三个条目加以解释。《屈原赋注》的最大特点是:“指博而辞约,义创而理确”(卢文弨《屈原赋注序》)。戴震是有名的朴学大师,善于通过对文学作品章句的训释、名物制度的考订来探求作品的微旨大义,不事臆测,不尚空谈,素以简明见长。如对《离骚》全诗能归纳成十个大段,对每段以简明语言概括段旨。如第四段(“悔相道之不察兮,”至“岂余心之可惩。”)归纳为:“设为退隐之思,言事君虽不得,而好修不变。”颇切文意。对词义的训释亦颇有新见。如对《离骚》中“夏康娱以自纵”。在明汪瑗拨正的解释基础上,能举诗中例子辨明“康娱”为连文,纠正旧说将“夏康”解为“夏太康”的误解。在《屈原赋注·九歌》解题中对每篇作品的背景,写作动机的简要申明,也是过去注释屈原作品所未有的作法。在朱熹《集注》认为《九章》“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的基础上,指出《抽思》作于汉北。对《离骚》一词的含意一反汉人以来说法,提出“牢骚”一声音转说,“《离骚》”犹今人言牢骚。此解未义尽是,但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启发。《音义》三卷,能标出古音读,稽考旧释,多有发明。此书的不足,往往就事论事,偏重故实烦琐考证,忽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论述及艺术成就的阐发。将《河伯》解为屈原表自沉之意,亦属臆测。此书流传较广。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歙汪氏《不疏园》刊本,北京、湖南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吉林省图书馆藏。光绪十七年(1891)《广雅书局丛书》本,浙江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缀术

    五卷。南北朝祖冲之(429-500)撰。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461年任南徐州从事史,后回建康任公府参军,464年出任娄县令,晚年提升为长水校尉。祖冲之在

  • 许氏六种曲

    清许善长(1823-1889以后)撰。许善长,字季仁,别号玉泉樵子,又号西湖长,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咸丰二年(1352)优贞生,六年(1856)授内阁中书。官至江西建昌府知府、信州知府。其祖父许宗

  • 庄子翼

    八卷庄子缺误一卷,附录一卷 总共十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体例与其所辑《老子翼》相同。书前有自序,称《列子》出于晋末而可疑,《关尹子》中有婴儿、姹女非老子时

  • 古玉图谱

    一百卷。作者不详。是书主要内容为记载古代各种玉器。旧本题宋龙大渊等奉敕撰。《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他家著录者也不曾涉及。尤袤《遂初堂书目》有谱录一门,但也无是书之名。元代朱泽民《古玉图》也未谈曾见过

  • 长清县志

    ①十四卷。清岳之岭修,徐继曾纂。岳之岭字尹瞻,河北保定人,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长清知县。徐继曾字兆孟,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长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邑侯李宗延,此志为二修。岳之岭掌长

  • 箐庵遗稿

    一卷。清汪筠(约1644-1689间在世)撰。汪筠,字禹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汪琬长子。少补吴江学诸生。三十二时患病咯血而死。汪琬得其遗诗数首,为刊附于汪氏家传集后,名为《箐庵遗稿

  • 理董许书

    十卷。清龚橙撰。龚橙的生平著述,见《六典》。是书之作与《六典》同,意在改正许书。谓周官保氏教国子之六书,“一曰文,《虞书》谓之象。叔重称包羲氏之王天下,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 说文古语考

    一卷。清程际盛(生卒年不详)撰。际盛原名炎,字奂若,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著作尚有《说文引经考》、《续方言补正》等。此编乃是专门辑录考释《说文》中用以说解字义的古语之

  • 仪礼石经校勘记

    四卷(石经汇函本)。清阮元(1764-1849)撰。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著有

  • 周易兼两

    不分卷。清倪璿撰。此书凡十篇,不分卷,卷首论三古易,第二篇论义含三义,并附录《周易本义》八论,第三篇总论二十九卦,第四篇论易律度,第五篇论易历数,第六篇为正易正法辨误,第七篇反说成艮说,第八篇论筮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