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谈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生卒年不详)撰。吴箕字嗣之,新安(今属河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仁和县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志》。所著尚有《听词类稿》十二册,已久佚不传。是书大抵皆评论史事,而间及于考证。分条记事,现存一百多条。《徽州志》称吴箕在临川时,与陆九渊友善,常与之游,相互讲明义理,盖深有得于金溪之学。今以此书与陆九渊文集互勘,可见其旨趣往往与陆九渊相合,如陆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于此。又陆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吴箕亦谓曹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两人说法,几乎一模一样。吴箕虽然有取于陆九渊,但并非墨守不变者,如论汲黯一条,陆九渊集中称汲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汲黯之直谏,本于气质,非学而得,故昧于大道。两人之说有如方枘圆凿,无法相入。可见,箕之学术虽本陆九渊,而亦不为苟同,实为可取。书成之后,不知何时刻版。与吴箕同时代的尤袤,辑有《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宋史·艺文志》谓《常谈》一卷,说明当时即已珍重其书。后全书散佚。清人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荟萃一百多条,重新编辑成书,以广流传。今所传者还有《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耕学斋诗集

    十二卷。明袁华(1316-1382)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

  • 定庵类稿

    四卷。宋卫博撰。卫博,生卒年、字、原藉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十年前后在世。其生平履历及事迹亦不详,仅知其曾参戎幕,奉使至金,未行而止。乾道四年(1168),以枢密院编修官致仕。卫博擅长表奏四六,所作大多

  • 齐诗遗说考

    四卷。清代陈乔枞撰。由于齐诗失传最早,对齐诗遗说的考证十分困难,常见捕风捉影、武断臆测。陈乔枞此书也难免此类问题。如本书《叙录》称,齐诗源流有班伯,这与《汉书叙传》所载“班伯受诗于师丹”是一致的。班彪

  • 道山集

    六卷。明郑棠(约1414前后在世)撰。郑棠字叔美,浦阳(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中官翰林检讨。著有《道山集》。是集凡六卷。首卷为赋,卷二为辞、颂、铭、赞及四言、五言古体诗、歌行、乐府、七言

  • 满汉字内务府事宜便览

    一卷。是书为《总营内务府堂现行则例》刊行后,将随办案件中堪为例章的抄录成帙,以备查阅和续纂则例时参用。书共一百四十条,条分满汉,其中有皇太后、皇上、皇后、妃主由园入宫停住大班堂谕,紫禁城冬令小心火烛堂

  • 赖古堂藏书甲集

    十种,十四卷。清周在都编辑。周在都为清初河南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父周亮工号栎园,为前明崇祯间进士,入清后官至户部右侍郎,终于江南督粮道,好古史图画,家中藏书极多,撰有《闽小纪

  • 讷盦类稿

    四卷。清李恩绶(?-1911)撰。恩授,字丹叔,晚自号讷庵,世称亚白先生。江苏丹徒人。濡染家学,从小淡薄举子业。然与冷士嵋等,以儒素擅诗名当世。旅食江淮间时,时为五七言诗针砭时事,旋以词赋受知和州。是

  •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

  • 读周子札记

    无卷数。清代崔纪撰。崔纪见《成均课讲周易》条。全书试图用儒家“中庸之道”来阐发论述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中的内涵。主要观点为:太极就是中庸上天的载体,“中”即中庸所谓的“人心未发之中”,“和”

  • 南皮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马士琼修,吴维哲等编,汤淳等纂定。马士琼,字书湖,四川西充人,曾任南皮县知县。吴维哲,字竣之,号茹庵,南皮县人,曾任汝阳县知县。汤淳,字润生,号似庵,南皮县人,顺治进士。南皮县志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