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注

庄子注

十卷。西晋郭象(?-312)撰。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哲学家。郭象少年时有才华,明事理,常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好老庄之学,善于清谈,《晋书·郭象传》载有“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之赞语。郭象的著作除《庄子注》外,均已佚失。《庄子注》,又称《南华真经》、《庄子郭象注》、《庄子郭注》,是郭象在前人向秀研究《庄子》的基础上而作,故有郭象窃向秀遗作之嫌和“向郭二庄”之称谓。汉儒注释《庄子》者,虽有数十家之多,但都未能究其旨意、明其要领。魏晋之际哲学家向秀在《庄子》的旧注之外而解其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晋书·郭象传》)。郭象参照别本,对向秀所注《庄子》广而述之,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老庄思想,提出“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源流深长”(《庄子注序》)的观点。他主张自然与名教统一,儒道合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互不相关、各任其性就是“逍遥”,“君臣上下”也都是出于“天理自然”,所以不能因“逍遥”而违背“名教”。他否定“无能生有”说,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庄子·齐物论注》)。郭象的《庄子注》对后世研究《庄子》影响颇深,虽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评品不一,但研究《庄子》大都用或引郭注。唐成玄英依郭注作《南华真经注疏》,宋至明,皆有郭注之迹可寻,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都常引郭注释解《庄子》文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术界共识的整合,许多注释《庄子》的卷本都被淘汰,而郭象所注《庄子》犹存,可见其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宋刻巾箱大字本,明刻白口本,清《四库全书》本。明《六子全书》本、民国年间的《续古逸书》本、民国年间影印和缩印《四部丛刊》本,皆题《南华真经》。清《子书二十二种》本、《二十二子》本,皆题《庄子》。

猜你喜欢

  • 万晴轩年谱

    一卷。清张鼎元编辑。鼎元字兼甫,湖北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县)人。该谱记其师万斛泉生平事实。斛泉字齐玉,号晴轩,湖北兴国州人,笃守程朱之学,隐居授徒。平生未曾应试,亦不授弟子以举业,在清代理学诸儒中可谓凤

  • 桃溪潘氏文献

    二卷。清潘书磬辑。书磬,字汝璜,自称颍川逸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布衣。桃溪为婺源一乡。书中所载系宋、明时期桃溪潘氏名人传记及诗文。书前有周曾培、汪基二序及书磬自序,书后附《颍川先生行略》,即编者

  • 贫士传

    二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姬水字淳父,吴县(今属江苏)人。黄省曾之侄。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载历代贫士的专著。选录自周至明代初年的贫困士人,共计75人。除传记外,每人还各为赞。然千古以来

  • 吴日千先生文集

    不分卷。明吴骐撰。吴骐,字日中,上海奉贤人。生卒年不详。遭遇时乱,弃衣巾遁迹山中不出。该集所收均为杂文,上册为赋序论议书启,下册为墓铭文题跋赞传,最后是延陵诗话。吴骐工诗文,诗仿孟郊、贾岛;文浑厚凝炼

  • 孟子外书集证

    五卷。清施彦士(1775-1835)撰。彦士字朴齐,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著有《求己堂》、《海运图记》、《春秋日食考》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不载《孟子外书》。《

  • 左传评

    三卷。清李文渊撰。文渊字静叔,山东益都人,还著有《得心录》等。自宋真德秀选《左传》之文入所撰之《文章正宗》,遂开探讨《左传》作文之法一派;清人魏禧《左传经世》、方苞《左传义法举要》两书推阐《左传》文法

  • 西天目祖山志

    八卷。清释广宾撰。广宾,生平不详。万历九年(1581),阮子厚曾草创山志。迨四十二年(1614),邑宰徐嘉泰聘钱江令乔时敏增饰之,以考虑未详,至三修四修,终未帖然。崇祯十一年(1638),释心海撰成祖

  • 乐章集

    一卷。宋柳永(980?-1053)撰。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一字景庄,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早年随父亲在汴京,以写艳词知名于时。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号柳屯田。著有《乐

  • 四书参注

    无卷数,清王植撰。王植字槐三,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至邳州知州。此对程朱理学特别推崇,对清人王廷诤、崔纪、傅泰等人的解说也有所采纳,但对汉儒训诂之学极力贬低

  • 桂郁岩洞记

    一卷。清贾敦临撰。贾敦临,字吉甫,又字恒石,浙江平湖人。《桂郁岩洞记》云南丛书本,共一卷。兹篇名曰《桂郁岩洞记》者,盖桂谓桂林府,郁谓郁林州也。然兹篇虽标名桂郁,而兴安之海阳山石乳洞、灵川之灵崖山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