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急就篇

急就篇

四卷。西汉史游(生卒年不详)撰,唐颜师古(581-645)注,宋王应麟(1223-1296)音释或补注。《汉书·艺文志》注称史游为“元帝时黄门令(宦官)”。原名《急就章》,简称《急就》,汉初的童蒙识字课本之一。当时的童蒙识字课本还有秦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李长的《无尚篇》,扬雄的《训纂篇》等,皆亡佚,唯此书独存。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句句押韵,诵习便利。卷首说:“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急就”犹言“速成”,“奇觚”犹言“奇书”(觚,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简。)以上五句是序言,自谓在编纂方法上刻意创新,力求提高识字效率。下以“请道其章”展开正文,分为三部分:一、姓氏名字,如“宋延年,郑子方”之类;二、百物诸事,包括锦绣、饮食、衣服、器物、虫鱼、服饰、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宫室、动物、植物、疾病、药品、丧葬等;三、文学法理,涉及官职、法律、地理等。全书共二千零一十六字,“自始至终,无一复字,文词雅奥,亦非童蒙诸书所可及”,“遗文琐事亦颇赖以有征,不仅为童蒙识字之用矣”(《四库提要》)。原书用隶书写成,东汉以降,章草盛行,书家多用草书摹写。历代摹写者有:汉张芝、崔瑗,魏钟繇,吴皇象,晋索靖、卫夫人、王羲之,后魏崔浩,唐陆柬之,宋太宗,元赵孟頫、明仲温等,《急就章》从而流传不废。后人于未尾增加一百二十八字。旧分二十一章,皇象写本三十一章,宋太宗写本三十四章。现在所见者有元代赵孟頫、邓文原写本,有明代杨政松江府学石刻本。因写本文字各有不同,清孙星衍、庄世骥各为《考异》一卷。为之作注者,东汉有曹寿,魏有刘芳,北魏有崔浩,北周有豆卢宁,北齐有颜之推,唐有颜师古,宋有王应麟。流传至今的,唯此颜师古注和王应麟补注。颜师古自序云:“旧得皇象、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等所书本,备加详核,足以审定。……又见崔浩及刘芳所注,人心不同,未云善也。遂因暇日为之解诂,皆据经籍遗文,先达旧旨。……字有难易,随而音之。”王应麟自序云:“乃因颜注补其遗阙,择众本之善,订三写之差,以经史诸子探其源,以《尔雅》、《方言》、《本草》辨其物,以《诗》、《传》、《楚辞》叶声韵,以《说文》、《广韵》订音诂。……实事求是,不敢以略说参焉。”颜王二家所作的考释,确实较为精深典核。其刻本有《玉海》附刻本,《格致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小学汇函》本,《天壤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抄本见于《四库全书》,题为《急就章四卷》。另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抄本,只有颜师古注,不分卷。

猜你喜欢

  • 乾坤凿度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为二卷,分为上下二篇。上篇论四门四正,取象取物,以及卦爻蓍策之数。下篇说谓坤有十性,而且推及荡配、陵配,又杂引万形经、地形经,制灵经、蓍成经、含

  • 字学订讹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

  • 吴侍御奏疏

    一卷。明吴玉撰。吴玉是寿阳(今属山西寿阳县)人。天启进士,崇祯初年提拔为御史,有正直的声名,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吴侍御奏疏》为吴玉于崇祯初期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时所上奏疏的汇编,共十篇。其中劾魏忠贤余党

  • 听蕉馆诗存

    清茹铨撰。茹铨,字少选,山东蓬莱人。仕宦及生卒年皆不详。是书首无序,末有其孙恩松《跋》。是《跋》称“诗九十二首,为先祖通议公游燕赵及滇南、吴中途次所得,又原有《听蕉馆文存》,用以沿之。至于陆东渔、王青

  • ■阁集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 周易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范士增,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卷以《周易》成句解《诗经》。如以“妇人贞贞从一而终也”解《柏舟》全旨,以“圣功也”解《淇奥》全旨,以“纯粹精也”解“如金如锡”,以“饮食必有讼”解“民

  • 天长县志

    四卷。清江映鲲修,张振先等纂。江映鲲,字南溟,四川阆中人,举人,康熙元年(1662)来知天长县事。张振先,邑人,贡生。天长县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十九(1550)县令邵时敏,再修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

  • 易史象解

    二卷。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该书取《易》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每卦为一解。《自序》称其本程传、朱义、诚斋、紫溪之说,而参以己见。但实际上

  • 复堂文集

    四卷。《诗集》十一卷。《词集》六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历官秀水县学教谕、安徽

  • 辨定嘉靖大礼议

    二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本名甡,字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等职。其著述丰赡,好持异说,敢于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