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支谈

支谈

三卷。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三年(1595)大学士陈于陛议修国史,荐焦竑专领其事,仅成《经籍志》五卷。焦竑受学于耿定向,而与李贽相善。家富藏书,且皆亲自校订。焦竑以博洽盛于万历中,著有《焦氏笔乘》、《焦氏类林》、《焦弱侯问答》、《二十九子品汇释评》等书。《支谈》分上、中、下三卷。篇幅很短,约一万余字。在这部书中,焦竑提出自己的主张,即主张“三教归一”,他通过种种议论,企图达到驾佛、老于孔子之上,极力贬低儒学,受李贽影响不浅。此书有明刻本,亦收入《焦氏笔乘》续集中,另有《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焦氏笔乘》本。

猜你喜欢

  • 历代小史

    一百零六种,一百零六卷。明李栻编辑。李栻字子敬,一字孟敬,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五年(1571)由肥县知县选河南道御史,万历元年(1573)为湖广巡按,后官至浙江按

  • 寓简

    十卷。南宋沈作喆(生卒年不详)撰。沈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属浙江)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及第。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据书中所叙,当宋金和议初成之时,赐诸将田宅,沈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

  • 楚辞集解

    正文八卷。《蒙引》二卷。《考异》一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皆作汪瑗《楚辞集解》十五卷,《好古堂书目》作《楚辞集解》附《蒙引》、《考异》七册。明汪瑗(?-1564)撰,侄仲弘补。汪瑗,字玉卿

  • 别本白石词

    一卷。宋姜夔(生平详见《白石词集》辞目)撰。是集为毛晋《唐宋六十名家词》中所刻,凡三十四阕,较康熙五十三年(1714)陈撰刊本少二十四阕。毛晋据《花庵词选》中所辑录,仅增〔湘月〕一阕,〔点绛唇〕一阕。

  • 天都载

    六卷。明马大壮(生卒年不详)撰。马大壮,字仲复,徽州(今属安徽省歙县)人。为罗汝芳的门人。尝筑天都馆,读书其中,所以以其馆名为其所著书名。喜采异闻,也间有考证。但往往务求博引,不核虚实。如“鱼化为人”

  • 教习堂条约

    一卷。清代徐乾学撰。徐乾学见《读礼通考》条。此书是作者任学堂教习时所作的“学规”,主要内容是要求封建士子认真研读经史等书,以“明诸心,知所往”,最后“籍身朝庭,为国效命”。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

  • 崇文总目

    六十六卷,北宋王尧臣等撰。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累擢权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事起,历

  • 武夷杂记

    一卷。明吴栻撰。武夷山,位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此篇文字颇喜好新颖,未尽稳惬。如书中载:凡山不峻不怪,而武夷峻,不断不奇,而武夷断。多连则庸,多平则腐,武夷无庸腐态,似千螺万髻,含晓日,皆带金末碧,以待云

  • 眲亭知见传本书目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

  • 邹聚所文集

    六卷。《外集》一卷。明邹德涵(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邹德涵字汝海,号聚所。邹守义之孙。江西安福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著有《邹聚所文集》。此集共六卷,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