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言

方言

十三卷,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旧本题汉扬雄撰,然《汉书·杨雄传》备载扬雄著述,却不曾提及《方言》,《汉书·艺文志》亦不载,《方言》作者问题遂引起怀疑。宋洪迈《容斋随笔》断是书非扬雄所撰,乃汉魏之际好事者所伪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反复推求,其真伪皆无显据”。周祖谟《方言校笺自序》认为和帝时还没有叫做《方言》的书是很清楚的,但说《方言》不是扬雄所作,也很不容易断定。汉末以来古今学者大多认为《方言》乃扬雄所作无疑。东汉一百九十年中,无称雄作《方言》者,至汉末应劭撰《汉书集解音义》,方见征引,且称扬雄《方言》。应氏《风俗通义序》云:“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及嬴氏之亡,遗脱漏弃,无见之者。蜀人严君平有千余言,林闾翁孺才有梗概之法。扬雄好之,天下孝廉、卫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其所发明,犹未若《尔雅》之闳丽也。张竦以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其后晋杜预注《左传》、葛洪撰《西京杂记》、常璩撰《华阳国志》,并称扬雄《方言》。清戴震《方言疏证序》谓“是书汉末晋初乃盛行,故应劭举以为言,而杜预以释经,江琼世传其学以至于式。他如吴薛综述《二京解》,晋张载、刘逵注《三都赋》,晋灼注《汉书》,张湛注《列子》,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其子骃注《史记》,及隋曹宪、唐陆德明、孔颖达、长孙讷言、李善、徐坚、杨倞之伦,《方言》及注几备见援摭。”认为《方言》作者为扬雄无疑,洪迈轻置訾议,“岂应劭、杜预、晋灼及隋、唐诸儒,咸莫之考实邪!”迨后卢文弨校《方言》、钱绎疏《方言》、王先谦校《方言》,皆主戴氏之说,谓《方言》确为扬雄所作。罗常培先生据应劭说推断:“《方言》并不是一个人作的,它是从周秦到西汉末年民间语言的可靠的记录。扬雄以前,庄遵(就是严君平)和林闾翁孺或者保存了一部分资料,或者拟定了整理的提纲。到了扬雄本身也愿意继承前人的旨趣,加以‘注续’。”(《方言校笺序》)。罗先生所言很是,从刘歆与扬雄往复书信中可知扬雄前有所承,雄复亲自到群众中去调查方言殊语,其时已工作二十七年,但尚未完成。刘歆欲借观雄书,雄称其书尚未完稿,以谢绝之。刘歆借观未得,故其所撰《七略》不载《方言》,《汉书·艺文志》依《七略》而作,故亦未予著录。综观各种材料,《方言》确成于扬雄之手。扬雄(前53-后18),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少好学,长于辞赋。成帝时为郎。王莽时为大夫,校书天禄阁。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所撰字书尚有《训纂篇》、《别字》,及《苍颉传》等。所撰仅《方言》、《法言》、《太玄》传世。关于《方言》一书称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云:“旧本题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其文冗赘,故诸家援引及史志著录,皆省文谓之《方言》。《旧唐书·经籍志》则谓之《别国方言》,实即一书。又《容斋随笔》称此书为《輶轩使者绝域语释别国方言》,以‘代’为‘域’……洪迈所云盖偶然误记,今不取其说焉。”今本《方言》凡十三卷。是书虽没有明确地标明门类,但基本采用分类编次法,分类略遵《尔雅》而不甚精密。明陈与郊撰《方言类聚》四卷。依《尔雅》篇目编次为《释诂》、《释言》、《释人》、《释衣》、《释食》、《释宫》、《释器》、《释兵》、《释车》、《释舟》、《释水》、《释土》、《释草》、《释兽》、《释鸟》、《释虫》等十六类。《方言》所释语词包括纵横两个方面,即所谓“先代绝言,异国殊语。”沈兼土析其语词为五类:(1)不含地域性的普通话;(2)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3)纵方面语言新旧生灭交替之际所残留的古今语;(4)横方面语言因地域的差别而发生变异的各地方言;(5)兼包纵横两面因音声转变而发生的方国殊语。《方言》所记地域方言,区域十分广阔。林语堂氏归纳之为十四系:(1)秦晋,(2)梁及楚之西部;(3)赵魏自黄河以北;(4)宋卫及魏之一部;(5)郑韩周;(6)齐鲁;⑦燕代;⑧燕代北鄙朝鲜洌水;⑨东齐海岱之间淮泗;⑩陈汝颍江淮(楚);⑾南楚;⑿吴杨越;⒀西秦;⒁秦晋北鄙。这十四系分析难以精细,只是大略言之而已。《方言》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学研究著作,也是第一部以活语言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调查方式搜辑资料,然后条分缕析,形成科学体系的研究著作,它的成就是巨大的。同时它又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专著,南宋朱质《方言跋》云:“子云博极群书,于小学奇字无不通。且远采诸国,以为《方言》,诚足备《尔雅》之遗缺。”《方言》一书亦存在严重的缺点和不足,比如是书地域称名过于杂乱;对某些词语的解释过于简略,不够明晰;用汉字标音十分勉强;对方言词的收录不够齐备;有些词训释有误;词语分类过于粗疏等。《方言》注本,以东晋郭璞注为最早,清戴震《方言疏证》、清钱绎《方言笺疏》、清王念孙《方言疏证补》等均著名。1956年科学出版社印行之《方言校笺及通检》为《方言》集大成的善本。

猜你喜欢

  • 荀子平议

    四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条)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五种。《成相》篇,“慎圣人”改作“慎听之”,可备参考;“欲衷对”,改作“欲对衷,比王念孙之说为公允。《修身》篇,饶乐之事,“兑而不曲”,以为

  • 敩艺斋诗

    一卷。清邹汉勋(1805-1853?)著。邹汉勋字叔绩,号绩父,湖南新化人。咸丰举人,官至直隶、庐州同知。另著有《五韵论》、《读书偶志》、《颛顼历考》、《红崖刻石释文》等,共同收入《斅艺斋遗书》。是集

  •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

    四卷。清钟麐纂。钟麐,原名宝田,字璘图,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咸丰辛酉(1861)顺天府的副贡生,官至内阁中书。作者原拟通考十三经,书稿后稍稍散佚,只得《周易》、《尚书》、《毛诗》、《周

  • 古泉汇

    六十四卷。清李佐贤编。李佐贤,字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福建汀州知府。各集之前,均有鲍康序,及李氏自序,与各家题词。各集之后,有鲍康及李氏跋。首集四卷,一为凡例,二为总目,三为

  • 奚囊广要

    十三种,十四卷。明洪詹溥辑。洪詹溥字子美,钱塘(今江苏杭州)人,生平事迹失考。《奚囊广要》又名《奚囊杂纂》,共收书十三种:《田家五行》二卷,题作田舍子窦元礼速撰;《物类相感志》一卷,题作吴潜坤居士姚奢

  • 畿辅义仓图

    不分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安徽桐城县人。由监生补内阁中书,历官浙江巡抚、直隶总督。是书第一册为奏议、凡例、条规、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第二册为保定、正定二府,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第四册为顺德、广平

  • 天山客话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参见伊犁日记条)。洪亮吉于嘉庆五年(1800)二月十日抵达戍地,至闰四月三日特旨释还。居戍所计不到百天。此编为洪亮吉在戍所条记山川、物产、遗闻、琐事,共五十多则,也无所考证发

  • 不二斋文选

    七卷。明张元忭(1538-1588)撰。张元忭字子荩,号阳和,浙江绍兴山阴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卒谥文恭。著有《绍兴府志》等。是集为张元忭诗文别集。凡七卷,其中文六卷、诗-卷。卷

  • 易经理解

    一卷。清郜煜撰。郜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中书科中书。其书不解释十翼,只是六十四卦每卦撰说一篇,诠释大意,其大旨是想以义理来矫正象数的过失,以平易救穿凿之失,以切实救支离泛滥

  • 米南宫墨妙

    二卷。不具刻者姓名。卷尾有“海涌山房摹勒”。第一卷为元丰年间所书《李太白赠怀素草书歌》,第二卷为《游虎丘诗》,并且每卷之中都有题跋,记述所成书迹的经过。其实,该二卷皆是米氏之伪迹。米芾一向不喜欢怀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