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无为州志

无为州志

①十卷。明吴臻修,洪暄纂,李玻补正。吴臻,字至善,福建延平人,举人,明正德间来任无为知州。洪暄,无为州学正。李玻,浙江缙云人,举人,明嘉靖五年来任无为知州。正德间,吴臻来守是州,病旧志之阙略,因创议重修州志,而以其事嘱之洪暄,于正德十五年书成。至嘉靖五年,李玻来守是州,病其脱略,于是补其挂漏,纠其伪舛,增订而重刊之。此志凡为卷十,为志十有四,曰天文、地理、学校、疆域、山川、水利、食货、马政、坛迹、仕宦、人物、杂流、流寓、艺文。又于各志之下,各分子目,而以舆图列之卷首。此志分列条目,于旧志不同,而以类相从,然体例庞杂,叙述参差,或俭陋无度,或详略失当。此志列沿革形胜为地理志,列仓廒于地理,列户口于食货,疆域地理纷举并列,皆为体例之失。此志言仕官不记在职岁月,载征引不标其出典,考订亦不详备。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嘉靖七年(1528)补刻本。②三十六卷,首一卷。清顾浩修,吴元庆等纂。顾浩,浙江会稽人,监生,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来任无为知州。吴元庆,官刑部陕西主事,嘉庆初年任无为州刑曹职。无为州志,一修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吴臻,重修于嘉靖七年(1528)州守李玻,再修于万历十年州守查志文。至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州守颜尧揆纂修之,至三十八年(1699)而修于州守李璋,至乾隆八年(1743)而修于州守常廷璧,至顾浩来牧是郡,州志之不修已六十余年。时太守张祥云欲修郡志,檄州县各修其志,于是顾浩乃设局芝山书院,延吴元庆总其事,未及一载,而志告成。此志为卷三十有六,分为舆地、水利、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集览十志,又以类分门,而以旧序、凡例、图考列之卷首。此志大体仿《江南通志》而略有变通,惟不为建置立志,而以城池、公署、坊表、津梁、庙寺等附之舆地,优恤附之食货,祀典附之学校,参杂不伦,有乖志体。集览一门,乃此志之所创立,稽其内容,为禨祥、纪事、纪闻、纪异、辨讹,如同他志杂志,纂者以求立异,其殊为无谓。纂者于旧志增补订讹,亦有足多者,如旧志以上谕弁首,此则于其无关于一州者,皆从删汰,旧志水利只列河道、坝堤、圩闸等,此则于开浚、捍御、蓄泄、坍涨,皆列举而详记之,旧志兵防太略,此则综集古今用兵事迹,及时世分防处所,悉为增补。凡此皆远胜于旧志。有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

猜你喜欢

  • 苏沈良方

    八卷。宋苏轼(已著录)、沈括(详见《梦溪笔谈》)撰。此书又名《苏沈内翰良方》,系后人将苏轼《论医药杂说》(一说为《苏学士方》)合入沈括所撰《良方》而成。《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为十五卷,陈振孙《书录解题

  • 考古质疑

    六卷。宋叶大庆(生卒年不详)撰。叶大庆字荣甫,以词赋知名当世,曾官建州州学教授。籍贯及其他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摘取上自六经诸史、下至宋世名家著述等疑义,分别详加考证,阐述己见。全书考证详明,论述精

  • 郭璞尔雅图赞

    一卷。清严可均辑。严氏生平见“尔雅一切注音”条。卷首有严氏自序,卷末有叶德辉付刊时跋语。卷中所辑,系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中录出者,计释器四则、释天二则、释地四则、释水一则、释草八则

  • 仁和县志

    十四卷。沈朝宣纂。沈朝宣,字三吾,仁和(今杭州)人,在涿州任教谕,后被推荐作江陵县令。《仁和县志》嘉靖二十八年修,抄本。共十四卷,分:封畛、桥梁、山川、公署、风土、学校、水利、恤政、坛庙、名宦、科贡、

  • 先醒斋笔记

    见《先醒斋广笔记》。

  • 拜梅书屋诗钞

    十卷。附《梅仙诗存》一卷。清周竣圻(约1906前后在世)撰。周竣圻原名清祺,字啸卿,号季侠,河南商城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官直隶候补知县。此编共存诗九百四十五首。始同治四年(18

  • 草窗集

    一卷。明刘溥(生卒年不详)撰。刘溥,字原博,别号草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未经科举,精天文律历之学,工画,通医学,有志用世,于明宣德初(1426)以文学征授惠民局副使,后调太医院吏目,但非溥之志也

  • 史学提要

    一卷。宋黄继善撰。黄继善,字成性。宋盱江(今江西境)人。其书以四言韵语,编贯诸史。以便初学记诵。此书始于上古,迄于宋末。清魏禧为此书作序,并且将书中之缺失加以重订。盱江涂允恒为其补撰二篇,后来又为其书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清汪日秀校刊。参见《汪刻隶释》。是本刊于汪氏校刊《隶释》之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时汪氏跋于卷末,谓是本乃据金风亭长藏抄之本校以近刻而成。所谓近刻,系朱彝尊据范氏天一阁

  • 尚书正义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