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
八卷。明董说撰。董说字雨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黄道周的弟子。后来出家做和尚,取名南潜。他论《易》,专主数学,兼吸取焦、京、陈、邵之法,相互参考,并且以己意加以推衍阐发。根柢是黄氏的《易洞玑》。研讨探索颇具苦心,但究竟难免杂乱。例如《飞龙训》一篇,历引尧、禹、周、孔都用飞龙治万世,又举出圆觉、道德二者,认为释迦、老子也是如此。此未免是援儒入墨。又如《黄鹂河洛证》,称黄鹂一声,便是河洛的全机大用。《杏叶飞龙表》,谓黄钟之律是杏叶的正位。其说均近于怪诞。《四库全书总目》存目。
八卷。明董说撰。董说字雨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黄道周的弟子。后来出家做和尚,取名南潜。他论《易》,专主数学,兼吸取焦、京、陈、邵之法,相互参考,并且以己意加以推衍阐发。根柢是黄氏的《易洞玑》。研讨探索颇具苦心,但究竟难免杂乱。例如《飞龙训》一篇,历引尧、禹、周、孔都用飞龙治万世,又举出圆觉、道德二者,认为释迦、老子也是如此。此未免是援儒入墨。又如《黄鹂河洛证》,称黄鹂一声,便是河洛的全机大用。《杏叶飞龙表》,谓黄钟之律是杏叶的正位。其说均近于怪诞。《四库全书总目》存目。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马得祯纂修。马得祯,字冲霞,山西介休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任鱼台县知县。鱼台县志创修于明,然中经兵乱,只存二册。康熙十一年(1672),檄各郡邑重修志乘。鱼台县以旧志疏陋,文
二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得第一名,授武进主事。后任翰林编修、春坊司谏。因触怒明世宗,夺官为民。东南倭寇作乱、被起用为南部东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作者鉴于《春秋》三传人名,异文颇多,于是博引诸书,详加考证,订正其中的舛误。该书征引广博,《诗经》、《尔雅》、《礼记》、《战国策》、《史记》以及各家注疏都加
四卷。清夏之芳撰。夏之芳字筠庄,江苏高邮人,雍正元年进士。《尚书》之中,历代学者研究最多的,就是《禹贡》了,除了各种注、疏以外,有专释,有兼释,各家的解释也都不尽相同。此书是以《尚书》的传说汇纂为主。
见《心书》。
一卷。作者不详。辑宋范仲淹生平游历,自其生于吴中,长于山东,仕宦洛阳、陕西、睦、池、饶、润、西夏堡寨诸地,凡后人传为遗迹者,皆录其名目,并间附前人题咏碑刻。内有文正书院等六图,为范仲淹裔孙安崧所作,当
十卷。清朝徐在汉撰。徐在汉初名之裔,字天章,晚年才改名为在汉,字寒泉,歙县人。开始曾与赵振芳一起著《易原》,后来又自己作《易或》,他说“或者,疑不自信之意也”。书中不载经文,只按节次独自释义。也兼采诸
二卷。清周升(生卒年均不详)辑。升字蓉初,南通州(今属江苏)人。此词集所录皆为十六国宫词。分上下二卷。共收词一百二十首,上卷、下卷各六十首,卷上包括前赵十首,如《十六国春秋前赵录刘渊传》、《十六国春秋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
十六卷,清郑炳修,凌元驹纂。郑炳,满洲镶红旗人,监生,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凌元驹,广东始兴人,拔贡。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县令蒋希禹,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李灿第三次续修。郑炳因县志旧版漶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