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外别传

易外别传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图为“先天图”,称其学为“先天之学”。俞琰作《易外别传》,自序称其书是“先天图”环中之秘,汉儒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俞琰认为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述阴阳,所以魏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大要不出“先天一图”;认为“先天图”虽是易道之继续,但也是君子养生之切务而不可不知。并强调“先天图”的秘妙在于“终坤始复,循环无穷”,而其至妙又在于“坤复之交,一动一静之间”。俞琰自称遍阅云笈,略晓一二,又遇隐者授以读《易》之法,尽得“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用于自身,体会到邵康节所谓天根月窟、所谓三十六宫,人身没有不具备的,是说人体内之阴阳,即“身中之易”。所以他撰此书以述“先天图”环中之秘,述内丹之说,强调运用体内阴阳;释解《参同契》之奥,发挥《参同契》之旨。他于《易外别传》一书中,载绘太极图、先天图、先天六十四卦直图、地承天气图、月受日光图、先天卦乾上坤下图、后天卦离南坎北图、乾坤坎离图、天地日月图、八七九六图、木火金水图、乾坤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坎离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屯蒙二卦反对一升一降图、即济未济反对一升一降图,又据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所载“明镜图”,略加增损而作“周易参同契金丹鼎器药物火候万殊一本之图”,总共十六图。并录邵雍《皇极经世》及《周易》之说,以《参同契》、《阴符经》、《黄庭经》、《太玄经》、《子华子》、《集仙传》、《素问》、《灵枢》等书,以及朱紫阳、程伊川、张横渠、徐进斋、项平庵、张吾真、胡安定诸人之说诠释以上图说。图说则释解有关经文。如其于“八七九六图”及“木火金水图”之下,释解《参同契》中“九还七返八归六居”、“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数句,称“愚谓”以明己见。他于释解经文之后说:“究而言之,何龙虎之有?何金水木火之有?何七八九六之有?皆譬喻耳”。可知其尽揭内丹之秘,强调自身阴阳水火。此书约成于元至元甲申年(1284),原附于《周易集说》之后同为一书,至正丙申年(1356)俞琰之子仲温合《阴符经解》、《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三书为一帙,总其名为《玄学正宗》(见《玄学正宗》);《道藏》收录《易外别传》与无名氏《玄牝之门》二书同卷;《四库全书》单独著录此书。《易外别传》一书,实借《易》以述内丹之说,以明《参同契》之旨。此书与其所著《周易集说》及《周易参同契发挥》实有互补之处。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凡是研究《参同契》者,无不参阅此书而受其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两宋名贤小集

    三百八十卷。清陈思编,陈世隆补。陈思著有《宝刻丛编》、陈世隆著有《北轩笔记》。二人生卒及生平均不详。此编所录宋人诗集始于杨亿,终于潘音,共百五十七家。有绍定三年魏了翁序及清朱彝尊二跋。了翁序乃为《宝刻

  • 尚絅小语

    三卷。明姚张斌(生卒年不详)撰。姚张斌号尚絅,又号絅生,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此书为其杂著笔记,内容多论人情世事,所见颇粗。书首自序称上援孔子,甚为妄矣。

  • 春秋经传朔闰表

    二卷。清姚文田(详见《学易讨原》)撰。文田精通历法,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经传中历法的研究,对杜预等人的说法多有批驳。他认为春秋时日官失职,历法久坏,前后参错,时有不同,杜预《春秋长历》移置闰月,强

  • 蓬窗附录

    二卷。清代沈兆沄(生卒年不详)撰。沈兆沄字云巢,天津(今天津市)人。嘉庆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捕蝗备要》、《戒讼说》、《易义辑闻》、《义利法戒录》。作者先有《蓬窗随录》十四卷,此书与《蓬窗随录》

  • 思补斋文集

    四卷。清刘星炜(1718-1772)撰。刘星炜字映榆,号圃三。江苏武进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曾督广东、安徽学政,官至礼部侍郎。精选学,工骈体文。与袁衍、邵齐焘、孔广

  • 使西纪程

    一卷。清郭嵩涛撰。郭嵩涛(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学者称为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道光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光绪二年(1876)奉命出使英国,当年十月十八日上海出发,十二月

  • 静学文集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上元江宁两县合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莫祥芝、甘绍盘修,汪士铎纂。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分任纂修者,皆一时地方名宿,故体例精详,文章尔雅,不愧大邦制作。叙录商例之作,陈义甚高,择言尤雅,可谓渊懿样茂矣!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