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纂言外翼

易纂言外翼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菉竹堂目》又有《纂言外翼》四册”,未能亲见。据危素《草庐年谱》,此书作于天历二年(1329年)。原书分十二篇,一曰卦统,二曰卦对,三曰卦变,四曰卦主,五曰变卦,六曰互卦,七曰象例,八曰占例,九曰辞例,十曰变例,十一曰易原,十二曰易流。吴澄易学,以象为宗,《元史》本传称其《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后世言《易》者多宗之。此书则类聚区分,以求其理之会通。如卦统篇以八经卦之纯体合体者为经,六十四卦之杂体者为纬,为上经下经所由分。《卦对篇》以奇偶反易成二卦,成上下篇相对。此为程朱所未及。《象例》诸篇,阐明古义,四库馆臣谓“非元明诸儒空谈妙悟者可比。”今存此书最早的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元刻本,原为李盛铎藏书。全十二卷,前有吴澄自撰《序例》一卷。四库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原目编次,析为八卷。缺卦变、变卦、互卦三篇,易流缺半篇,易原之末,于先天方图后无说。《豫章丛书》本后附魏元旷撰校勘记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

猜你喜欢

  • 礼书附录

    十二卷。清陈风泉(生卒年不详)撰。陈凤泉,安徽泾县人,官石埭县学。该书融汇多家,博取前人有关礼制的研究成果对古礼作简要解释。重点参照清人秦蕙田《五礼通考》、宋陈旸《乐书》、清惠士奇《礼说》等。分列十二

  • 论语手札

    三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著有《易学绪言》。是书为奎章阁所藏抄本。每半页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相同。全书共三卷。不释全部经书,只从《论语》各节中把有疑义的分别摘录出来,而按自己的见解论列之

  • 诗经世本古义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

  •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

  • 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续编

    三十二卷。清许梿撰。许梿,见前条。是书为《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的续编,体例一如其旧:卷一至卷五为名例、兵律邮驿,卷六至卷十一为刑律贼盗,卷十二至十八为刑律人命,卷十九至二十二为刑律斗殴,卷二十三至二十六

  • 庄子郭注

    见《庄子注》。

  • 通志堂汇刻经解

    见《通志堂经解》。

  •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

  • 小匡文钞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小匡文钞》共四卷,为毛先舒晚年亲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前有自序,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又称“求契于无心,怀其

  • 蒙鞑备录

    一卷。原误传为孟珙撰,王国维考订实为赵珙之作。据《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条记载,赵珙在嘉定十四年(1221)使燕京,与此书所载时间相同。是年赵珙随使赴蒙古国,在燕京见到蒙军统帅木华黎。他记下自己的见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