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通

易通

①六卷。宋赵以夫撰。赵以夫,《宋史》无传。《经义考》引《闽书》云:以夫字用父,居长乐(福建今县)。嘉定(1208-1224)中正奏名,历知邵武军。端平(1234-1236)中,以朝请知漳州。嘉熙(原作嘉定疑误)中为枢密副使,承旨辞同知要枢密院事。淳祐(1241-1253)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此书前《自序》未称,丙午之夏书成,名之曰《易通》。不敢自秘,将以进于上,庶几仰裨圣学缉熙之万一云。知其书成于淳祐六年(丙午,1246年),欲以此进呈。赵汝腾《庸斋集》中有“缴赵以夫不当为史馆修撰奏札”云,郑清以进史属之以夫,四海传笑,谓其进《易》尚且代笔,而可进史乎?其后闻为史馆长,人又笑曰:是昔代笔进《易》之以夫也。又何乔远《闽书》载,以夫作《易通》,莆田黄绩相与上下其论,以夫谓绩为益友云云,故人疑此书为黄绩代笔,不为无因。考其书大旨,“在以不易、变易二义,明人事动静”(《四库提要》)。故书中论曰,奇偶七八也,交重九六也。卦画七八,不易也。爻画九六,变易也。卦虽不易,而中有变易,是谓之亨。爻虽变易而中有不易,是谓之贞。书中又好言卦象、卦气、互体、纳甲诸事,与宋儒之言《易》殊不同,当属“汉易”一流。纂修官姚鼐崇宋学,谓此书仅识其小者,可备一说而已,于大体则无可观。而总纂官为朴学家,尊崇汉易,故《提要》中评曰:“于圣人作《易》之旨,可谓深切著明。”(参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贬褒之间,汉宋异趣则可见也。《经义考》著录十卷,注曰“《聚乐堂目》六卷”。胡一桂云《易通》六卷,《或问》、《类例》、《图象》四卷。朱氏云十卷本,盖包括《或问》等四卷在内。此书除四库著录本外,尚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渊本景印)。② 一卷。明方时化撰。这是方氏《易》学的第六种书。该书多取《通书》和《正蒙》之言来发明《易》理。《通书》又名《易通》,《正蒙》也是诠解造化阴阳之妙的,其理本来互相贯通;但一经方时化发挥,儒言就混杂在佛家异学之中了,因为方氏的宗旨在佛,难免与儒学貌同而心异。《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藏本著录存目。有明刊《方氏易学》本。③ 一卷。清张九镡撰。九镡字蓉湖,湖南湘潭人,乾隆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此书合《周子易通》与《太极篇》为一书,凡一卷。始言太极阴阳,未论阴阳太极。毕沅为九镡志墓,称其平生留心正学,好攻击朱子,每多辨正。其旨趣由是可知。南宋诸本,或以首篇为图说而别之,或以图书为书之卒章而附著之。注释愈烦,辩论愈杂。故述编次之意,曰太极凡一章,性道凡十一章,教学凡十二章,治法凡十一章,精蕴凡六章,皆有章数无章名,一依系辞中庸之例。书仅十简。今存《笙雅堂集》本。④ 六卷。清洪其绅撰。其绅字敬书,一字敬山,贵州玉屏人,乾隆进士,官至杭州知府。其《易通》包括《生卦图说》一卷、《卦对演述》四卷、《述卦詹言》一卷。作者以为说易诸家于卦变一宗某卦自某卦来,其说不一,一人之书对于一卦之来源亦多歧出,因取其对举互勘,为图以明之,而卦变一目了然。今存清代刻本。

猜你喜欢

  • 清河县志

    四卷,续录艺文一卷。明孟仲遴纂修。孟仲遴,陕西凤翔人,嘉靖进士,曾任清河县知县。清河旧无县志。嘉靖二十九年(1550)孟仲遴任清河县令后,立意创修志书。其“询访搜剔,稽求采摭;迹今追古,溯流穷源,有得

  • 普陀山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 浩然斋雅谈

    三卷。宋周密(1232-130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又号弁阳萧斋。山东济南人。理宗朝官浙江义乌县令,宋亡不仕,自号泗水潜夫。其人著作甚丰,以辑录旧闻者居多,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

  • 东塾集

    六卷,《申范》一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曾任河源县训导。为广州学海堂学长数十年。晚年主讲广州菊坡精舍。所学不为汉、宋门户所限,曾

  • 汉隶字源

    六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今属浙江)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深于书学,家藏碑版图籍甚富。所著除此书外,尚有《班马字类》、《广干禄

  • 楚辞达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

  • 四书通叙次

    一卷。通疑似 一卷。清胡垣撰。垣字紫庭,江苏浦口(今江苏浦口)人。垣潜心四书,尝拟著《四书十六通》。曰通解字、通校勘、通体例、通节目、通旨趣、通汉宋、通别解、通算理、通文法。先刊成通叙次,通疑似二种。

  • 音学叙录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是书叙录其著书概略及其学之根据。有段玉裁序一篇及与段玉裁、王念孙来往论音书札四篇。又列古韵二十一部总目及全书凡例。其所列古韵总目,凡分并之部及仅有去入而无平上

  • 白云洞天诗稿

    一卷。清沈谷(生卒年不详)撰。沈谷,字采石,号采石女史、琼宫仙史。浙江嘉兴人,福建兴泉永道沈涛之姊,闽县曾颐吉之妻。女画家许英之女。清代画家、诗人。幼时从父学诗,从母学画,又与其弟相切磋。工画山水,善

  • 泥封印古录

    一卷。清刘次瑶编撰。刘次瑶,与刘喜海同时,其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湫漻斋丛书本,一卷。录泥封印二百余件,大都为刘喜海、陈介祺两家所藏的拓本。泥封(即封泥),各著作家普遍认为,是古代公私简牍或物件,用麻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