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

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

十二卷。清阮元撰。阮元在组织学者校刻《十三经注疏》时,又对它们又进行了校勘,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即其中的一种。晋代经学家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网罗魏晋各家之说,唐代学者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以范宁《集解》为本,广为发挥,对穀梁学贡献很大。但流传后世,出现了不少错误。阮元《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广泛搜罗不同版本进行校勘。自序说他本人曾作过校录,后又命元和生员李锐合唐石经,元版注疏本以及闽本、监本、毛氏汲古阁本以校宋十行本中的讹误,将异文摘录出来,进行罗列,由阮元亲自定其是非。据此可知李锐对《春秋穀梁传注疏》的校勘用力较多。李锐(1768-1817)字尚之,一字四香,元和(今苏州)生员,聪敏博洽,尤精算学。嘉庆年间阮元任浙江巡抚,创诂经精舍,将他延至西湖,校勘《礼记正义》。阮元辑《畴人传》,李锐用功最勤。《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又称《春秋穀梁传校勘记》)后还附《释文校勘记》一卷。卷首有阮元序,序后罗列引用书目,有单经本一种(唐石经)、经注本一种(宋椠残本)、单疏本一种(钞宋残本)、注疏本五种(元本、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校勘字句则以宋十行本为主,摭取名本异文遗字,注在下面,参考各家之说定其是非。大体上考证精确,引据博洽。虽偶有疏失,对学者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有阮元汇刻《十三经注疏》(收入《皇清经解》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苏州官书坊刻阮元《宋本十三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本。

猜你喜欢

  • 洪范统论

    见《洪范统一》。

  • 学春秋理辩

    一卷。清凌堃(详见《周易翼》)撰。凌惇曾向阮元问学,于《春秋》条贯《左传》,证以《周礼》,撰《学春秋理辩》,存第三卷,为王朝列国纪年,对《春秋》所记岁星、太岁考证较多。该书收入《凌氏传经堂丛书》,有清

  • 熬波图

    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分“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等47图,每图各有说明,并附以诗。凡晒灰打、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诸

  • 留香室丛刻

    十种,六十八卷,清梁章钜、祝昌泰编。梁章钜,福建长乐人。祝昌泰,福建浦城人。丛书收福建先贤著作十种:宋何《春渚纪闻》十卷、宋真山民《真山民集》一卷、宋真德秀《西山文钞》八卷、宋杨亿《西崑酬唱集》二卷、

  • 读易丛记

    二卷。清叶名沣著。叶名沣字翰源,又字润臣。汉阳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侍读。叶氏此书对周易不作逐章逐句的解释,也不申明易理,只是对周易中文字不同及字义不明者,加以训诂,由于作者精于考据,因此书中多考订详

  • 左觿

    一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迁江西提举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则以致知力行为本。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 渤海国志

    四卷。清唐晏撰。唐晏,字元素,清代满州旗人。《渤海国志》一书主要记述靺鞨族建渤海国的历史。靺鞨族在先秦时称为肃慎或息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有几十个部落,隋唐时称为靺鞨,主要有两大部,黑水靺

  •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见《武王伐纣平话》。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六臣注文选

    六十卷。唐李善(约630-689)等撰。李善,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