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
见《太元经》。
见《太元经》。
二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此书是罗汝芳于万历十四年(1586)游南京时讲学之语,其门人杨起元加以评语,国子监祭酒赵志皋为之刊刻。罗汝芳曾著有《会语》,所以此编题为《会语续录》,书首有自题
十六卷。张寿镛撰。张寿镛字伯颂,他针对《诗经》中所反映的政治上的得失,风俗的盛衰,而为每首诗编写了时事。文章的体例有六条:遵《序》(即遵从毛诗的大、小《序》)、宗毛(即毛诗最为可信)、依《谱》(即依照
四十一卷。清末段复昌撰。段复昌字烰,衡阳人。此书欲广辑古注,补前人所未及。除古易注疏外,凡史汉及子书中有释《易》之处,全部收入,其份量较李鼎祚《周易集解》滋多。又所辑易注,以汉魏六朝诸儒之理数和易象为
见《女才子书》。
二卷。清陈鸿寿(1768-1822)撰。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拔贡。官至江南海防同知。善古隶、工画及铁笔。宜兴素产砂壶,制作精巧,陈鸿寿在此地为官,辨别砂质创制新样,并自制
一卷。清丁晏(详见《孝经述注》)撰。是书博采孝经本文散见于古籍者,言孝经者,有《吕氏春秋》、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桓宽《盐铁论》、班固《汉书》、王符《潜夫论》
一卷。旧本题周缠子(生卒年不详)撰。缠子,不详何人。班固《汉书》、《隋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该书,唐宋之间,始见征引。由于其书有董无心论难之语,往往又称《董缠子》,盖附见于《董子》书中,非有专书。清人马
一卷。清曹寅(1658-1712)撰。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原籍丰润(今河北丰润县)。先世为汉族,自其祖父起为满洲贵族包衣(奴仆),隶属于正白旗,一说为镶蓝旗汉军。康熙年间,官至通政使、管理
二卷。吴康僧会(?-280)撰。康僧会,三国吴僧人。祖籍康居世居天竺,后移居交趾。十余岁父母皆亡,遂出家为僧。他好学博览,通内外典籍。时江左佛法未盛,他便于吴赤乌十年(247)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孙
二卷。明章世纯(见《留书别集》)撰。此书前有周钟《序》。其文与张炜如所编《留书别集》相出入,但次序小异,又不标篇名。张炜如所谓坊刻贸讹,零失篇目者,即为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