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灯

楚辞灯

四卷。清林云铭(生卒年不详)撰。林云铭,字西仲,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少嗜学,有时探索精思,数日不食,里人呼为“书痴”。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徽州通判。因不达时宜,仕途失意,后被裁官,归故里,尝寓居杭州,并葬于此。失意之余,常读《楚辞》、《庄子》,借以排遣忧愤。并对二书加以评释。林氏一生著述颇多,有《挹奎楼文集》十二卷,《吴山音》八卷,《庄子因》、《楚辞灯》、《损齐焚余》、《韩文起》、《评选古文析义》等。据该书《自序》所言,第一次注稿没于战火;第二次又毁于火灾;康熙三十五年(1696)“闭门追记,并补未注之篇”,次年成《楚辞灯》。何以称此名?他认为“二千年中,读《骚》者悉困于旧诂迷阵,如长夜坐暗室,茫无所睹”(《自序》),故名《楚辞灯》,以示屈子之诗如灯烛照无遗之意。卷首列《自序》、《凡例》、《史记·屈原列传》、《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自序》说明撰写经过及作者本意,《凡例》除说明本书体例,还着重突出屈原忠君爱国思想和《楚辞》摇曳跌宕的艺术成就。《事迹考》起怀王元年(前328)止于印襄于三十六年(前264)。以《史记》、《战国策》等典籍记载的楚国人事为正文,下以双行小字夹注附屈原事迹及作品年代。正文四卷: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九章》,卷四《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九歌》剔除《国殇》、《礼魂》,《九章》篇次重订,故仍合《汉书·艺文志》二十五篇之数。此书只注屈原作品。其体例为逐句诠释,旁加圈点,分段疏解每篇标题改在文前,每篇篇末有一段“议论”。不少篇目,后附其子林沅“附识”一段,以“愚按”别之;《九歌》、《九章》前,别有“总论”林氏采用品笺结合,评注相兼的方法加以诠释,重于疏通文义而略于训诂。其目的在于“求其人旨吻合,脉胳分明,使读者洞如观火,还他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绪之文”(《自序》)。故此书从文学角度,重视对结构、意境、语言等艺术技巧的分析。此书特点:一、注重诗篇结构的疏解。作者深识疏解结构的重要,深感历代诸家对此的疏忽,抛弃王、洪、朱字解句疏的作法,独辟蹊径,从篇章整体角度解释屈原作品。在《凡例》中云:“总要理会全局血脉,再寻出眼目来。今人偶得二三句之佳,便鹘突击节,不顾上下文义难通,止谓哀惨之极,不觉重沓失次,茫如坐云雾中,支离凑合,此从来积习,愿与海内巨眼者共破之。”此真可谓高瞻远瞩之论。《离骚》篇构,难以把握,前人均未理出头绪。林氏要“寻出头绪,分出段落”(《离骚》“议论”)将全诗分为十三段,逐段解说,多从篇构线索落笔。如对“朝吾将济于白水兮”以下四十四句,注云:“以上叙举世无知之后,才有往观四荒之说,及上下求索(上段内容)。皆于世之混浊无异,竟无一知我类我者,则君必不能冀其一悟,俗必不能冀其一改,可知矣。此身所寄,少不得要决之于卜,定之于巫(下两段内容)。虽滔滔汩汩,无数层折弄成这一大段,看来却是下文灵氛、巫咸二段引子”(本段特点与作用),林氏从全诗整体角度,分析各段段旨及与前后段在结构上的必然联系,可谓深得诗人构思之妙。二、注重文义阐发。林氏不但逐段分析段旨,而于篇末“议论”,对全篇诗旨加以阐明。如对《云中君》、《惜诵》诸篇的议论,深识篇旨。三、注重将屈原诗作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加以疏解,突出屈子忠君爱国思想。在《凡例》、《离骚》“议论”中,不但强调屈子“忧国忧民”“忠君爱国”,并驳斥了班固,朱熹等人对屈子的诬枉之词。此书刊行后,盛行一时,乾、嘉年间不少《楚辞》作品,以《楚辞灯》命名。可见此书影响之深广。本书也有浅陋之病,如称《九歌》之《山鬼》、《国殇》、《礼魂》实为一篇,对《九章》的重新排序,亦无道理;将《离骚》“求女”与郑袖联系起来,更错解诗旨。主要版本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挹奎楼刊本,上海、天津、浙江图书馆,厦门大学、华东师大藏。民国六年(1917)北京石印本,题为《楚辞易读》。

猜你喜欢

  • 敦煌写本周易注

    一卷。敦煌写本残卷。魏王弼撰。王弼《周易》注共七卷,前目已著录。此写本藏于法国巴黎国会图书馆,编号为2619号。内容自兑之彖辞“刚中而柔外”止于中孚之象辞“君子以议狱缓死”。据考证,此本为唐贞观之后所

  • 游龙山记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天高气爽,罗泽南偕谢春池、李察庵同往游龙山。时其寄宿洲上,离龙山百里地。龙山在县沿之西南,罗山峙其东,高逾四十里,与岳之祝融

  • 中庸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

  • 闻过斋集

    八卷。元吴海(?-1390)撰。海字朝宗。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当元季,遭逢兵乱,不求仕进。明洪武初,守臣欲荐入朝,力辞得免。后欲征入史局,亦不就。文章严正典雅,恪守理教。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吴海

  • 墨谱

    三卷。宋李孝美撰。李孝美,字伯扬,自称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前有绍圣乙亥(1095)年间马涓及李元膺序言各一篇,叙述为孝美《墨谱》作序的缘由,盛赞孝美好墨为世罕有,不惧千里观墨的

  • 易经纂言

    无卷数。清王士陵撰。王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任翁源县知县。该编采用《注疏》本,其根本宗旨以《本义》为宗而杂引众说以相互印证。实为乡塾讲章。《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丘陵学山

    无卷数。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王文禄性嗜书,闻人有异书者,辄倾囊购之,得必手校。缥缃万轴,置之一楼。年八十余,犹计偕北上,不屑就乙科秩

  • 明百家小说

    一名《明人百家小说》、一百零九卷。旧本题明沈廷松(生卒年不详)编。沈廷松,号石闾,生平事迹不详。《四库总目提要》称“前有自序,题甲戌小寒日,当为崇祯七年。而其书乃全与国朝陶珽《续说郛》同,盖坊贾以不全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乐纬

    不分卷。辑佚书,清黄奭辑。所辑凡十八条。《乐纬》一书亡佚甚久,其成书时代约在东汉初年,本以配《乐经》。或言《乐经》、《乐纬》本不存在,乃后世学者为之。此书系抄撮诸书而成,如吹律定姓之事与《白虎通·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