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该书在《五代史平话》和元人五代史杂剧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基本历史轮廓和主要情节人物本于史传,间以虚构,不是简单复述历史的通俗读物,而是一部经过艺术构思与加工的文学作品。在叙事描写之中,作者本于封建正统观念,宣扬了“皇权神授”的天命观,立意歌颂圣君贤相,标榜他们的“王道”与“仁政”;同时对农民起义持敌视态度,把黄巢写成了“妖孽转世”。但由于作者基本上忠于历史和受关于五代史故事民间创作的影响,小说正面推崇的圣君贤相不多,相反却揭露了不少昏主佞臣,暴露了统治阶级上层政治集团之间争夺权位的尔虞我诈和凶狠残酷。小说借说前朝兴废,寄寓着对统治者荒淫残暴的憎恨和对乱世中人民苦难的同情,客观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该书基本上保留了口头文学的特点,线条粗犷,语言显得粗糙,结构不够匀称,前详后略。几个主要人物如李存孝、王彦章、李克用、朱温等,形象塑造比较丰满,而更多人物则苍白浮泛。该书对《五代史平话》和元杂剧的五代史剧目有所继承,又对清代戏曲产生过很大影响,如《珠廉寨》、《飞虎山》、《雅观楼》、《太平桥》、《战潼台》等十几种京剧的故事都取材于该书。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虽不可与作者的《三国演义》成就比肩,但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地位。有明刊本,八卷六十回,题“李卓吾批点”。明刊本另一种,六卷六十回,题“玉茗堂(汤显祖)批点”。清有多种坊刻本,其一名《五代残唐》。1983年,北京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资料丛书》出版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