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比雅

比雅

十九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初名礼吉,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三年(1798),因批评朝政被谪戍伊犁三年,赦归后,改号更生居士,放浪山水十余年。于书无所不窥,通经史、音韵、训诂、地理之学。尚著《六书转注录》八卷、《春秋左传诂》二十卷等。洪氏孙用懃谓稚存撰是书“意在增补《尔雅》之缺漏,以为及门之指归”。陈庆镛序谓《比雅》“依《尔雅·释训》、《释言》之例,属辞比事,归当合一。凡经传遗言,以及《老》、《庄》、《荀》、《管》、《逸周书》、《白虎通》、马、班二史,汇辑贯成一卷,曰《转注考》”。据此可知是书亦名《转注考》。《比雅》广泛搜辑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关的语词,所谓“两两比并”者,博引书证,详加辨析。所释语词如:嬴、长也;缩,短也。伤良为谗;害良为贼。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行曰商;止曰贾。无谷曰饥,无菜曰馑。有墙曰苑;无墙曰囿。小曰舟;大曰船。樵取薪也;苏取草也。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雄曰凤,雌曰凰等。所释词语多两两比并,故名“比雅”。是书分《释诂》、《释言》、《释训》、《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人》、《释宫》、《释器》、《释乐》、《释舟》、《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一篇即为一卷。“其书是洪氏随手辑录,未加整理。稿旋遭火,首尾焦烂,付刊时仍照原稿,颇多误入之处,释木误入《释诂》,释鸟误入《释诂》等极多”(《中国训诂学史》)。本书体例不够严谨,收词亦失于芜杂,引文不标篇卷并时有删节。《比雅》收入《洪北江全集》。单行之本有《玲珑山馆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益雅堂丛书》本、《授经堂遗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

猜你喜欢

  • 克念堂文抄

    二卷。清雷铎(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雷铎,字伯觉。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陕西通志》称其事继母孝,曾由他郡背米,路遇水几近溺死,宁终日挨饿,不使继母缺食。家虽贫,还

  • 论性书

    二卷。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摘录《书》、《易经》、《孝经》、《论语》、《左传》、《礼记》、《中庸》、《孟子》、《老子》以及唐宋以来儒学著作中有关论述性理方面的内容,并附有作者关于性理

  • 嶰谷词

    一卷。清马日琯(1688-1755)撰。马日琯字秋玉,号嶰谷,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侯选知州,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嗜好结客,觞咏无虚日,著有《沙河逸孝集》,与其弟日璐同有诗名,称“扬州二马”。本书为

  • 尚书绎闻

    一卷。清史致准撰。本书卷首有史致准“自识”,言其服官于滇,苦无书籍,箧中尚存王鸣盛《尚书后案》一部,闲暇时就取读寻绎旧闻,间有新得,辄笔识于上方,辑录为一卷,即此《尚书绎闻》一书。书中有不少确论,比如

  • 经义知新记

    一卷。清汪中(1744一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市)人,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诸生。七岁而孤,家贫不能上学,母亲邹氏授以小学、四子书。稍长,入书店当学徒,因此遍读经史百家,于是成为

  • 心学宗

    四卷。明方学渐(1532-1615)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以其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为业。著有《桐彝》、《迩训》、

  • 元音遗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

  • 诗脍

    八卷。明陈云式撰。陈云式,字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分二十四类,为杂采诸家诗话而成,但讳其出处,故漫无持择,也就无法考证。《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六经读

    六卷。明陈际泰(1567——1641)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文学家。早年流寓汀州(今福建长汀),后返临川,与艾南英(1583——1646)等以时文名天下。作品有《太乙山房文集》、《易经

  • 周松霭先生遗书

    九种,三十五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此书为周春著作另刻本,较《松霭初刻》六种多收三种,有《十三经音略》十二卷附录二卷、《小学余论》二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均为音韵等著作。其余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