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州府志

永州府志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暑,而成此志。《永州府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共二十四卷,分为:卷一,序、纂修姓氏、目录、凡例、提纲总论、图象、天文、分野志。卷二,舆地志。卷三,山川志。卷四,风俗志、食货志。卷五至卷六,建置志。卷七至卷九,秩官志。卷十至卷十一,田赋志。卷十二至卷十三,学宫志。卷十四至卷十五,选举志。卷十六,武备志、祀典志。卷十七至卷十八,循吏志。卷十九至卷二十,人物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艺文志。卷二十三,古迹志、藩封志、陵墓志。卷二十四,灾祥志、外志。此书篇首提纲总论,汇叙纂辑之义例,兼条列其类目,次第井然,一展卷而了如指掌。其于全郡邑山川、民物、风景,所应图者,靡不详备,灿然可观。此志体例精审,搜采宏富,所为纪载,亦繁简得当,列周子世家于人物之首,附流寓于循吏之末,颇称允当。惟志建置后于风俗、食货,祀典后于武备,古迹、藩封、陵墓次于艺文,次序先后不无颠倒。然此属小疵,无伤大雅。综观全书,体例完备,谨严有法,文辞质实,已自堪传信。② 十八卷,首一卷。清吕恩湛等修,宗绩辰纂。吕恩湛,字丽堂,江苏沐阳人,曾任永州知府。宗绩辰,字涤楼,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候选内阁中书。《永州府志》道光八年(1828)刻本。此志图说中有全郡总图、府城图及各属总图及四境长图。附水道长图三,于湘、营、潇、冷诸水之源流靡不详尽。其探水道以《水经注》证之,足补旧志之缺。其《名胜志》举山川泉石,循旧迹疏其源委而条列之,且用范成大、康海之例,分隶古今名人题咏诗文,与相辉映,令读者如置身其间,悠然神往。又如建置、秩祀、学校,一仍旧体,但加损益,而其中念边隅典籍不全,存乐舞仪注以资考订,正旧志以华谭、臧荣绪、邓灿入祀乡贤之失。其于风俗,则以乡三礼为宗,凡岁时、气候、水利、农事、生计、土习,皆详叙之。复旁采土谚、山谣、俗书、巷述,并附瑶俗。志食货则统田赋、积贮,易旧志之分门,于阖郡物产,即一草一木之微,未尝或忽。更师靖州湘潭诸志之精意,为条贯以叙之,有数之不齐,必稽档册文卷,以求符合。凡此种种,绝非寻常肤泛浅陋之作可比。该书尚有同治六年(1867)重校刻本。

猜你喜欢

  • 明名臣琬炎录

    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徐紘(生卒不详)撰。徐纮,字朝文,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史。《明名臣琬炎录》系仿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以记载明洪武到弘治九朝诸臣事

  • 高淳县志

    ①二十五卷,首一卷。清朱绍文纂修。朱绍文,字在中。汉军镶白旗人,监生,乾隆十二年任高淳知县。卷首列旧序图纪,为志十目:沿革、建置、疆域、山川、学校、纪典、赋役、恤典、寺观、古迹;为表二:官师、选举;为

  • 井观琐言

    三卷。旧本题宋闽南郑瑗撰,钟人杰的《唐宋丛书》也著录为宋人郑瑗。但后世学者据书作者称明为国朝,其所评论者多明初人物,而断定此书决非宋人所作。又据弘治《八闽通志》,载有莆田人郑瑗,朱彝尊《明诗综》也载有

  • 复古编

    二卷。宋张有(1054~?)撰。张有字谦中,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张先之孙。终身不仕,出家为道士。自幼攻小篆,笔法甚古。是书成于政和三年(1113),所谓“复古”者,即复归小篆,以正字体。略仿颜元孙

  • 唐写本唐韵校勘记

    二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唐写本《唐韵》残卷,自内阁大库流出后,光绪末叶为吴县蒋伯斧黼郎中购得,顺德邓秋枚实为之影印行世,是即神州国光社印本。其书前有晋府朱记。晋府藏

  • 皇明英烈传

    见《皇明开运英武传》。

  • 通学斋丛书

    五十一种,其中九种为二十五卷,其余不分卷。清邹凌沅编。邹凌沅字叔澄,江西高安人。丛书名曰“通学”,是取中西学术融会贯通之意,所收大部分是介绍西方文化学术的著作和译著,如邹凌沅编《中外章程汇编》、《格致

  • 中说

    亦称《文中子》,十卷。隋王通(584-618)撰。王通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任蜀郡司户书佐,曾上隋文帝《太平策》十二篇,为朝所疑忌,弃官归家,以讲学著书为业。仿《论语》作《中说》,由其子福

  • 小学类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教授六艺,故礼、乐、射、御、书、数都称为“小学”。汉代始以“小学”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隋唐以后,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支。也有人将金石刻文、书法书

  • 云居圣水寺志

    六卷。清释湛明伦原辑,通渊实懿重纂。云居,豫章(今江西省)之山,唐咸通间,道膺禅师,始由西江入越之七宝山,建庵居住,门楣书“云居”二字。宋元珮间,安禅圣水岩有佛印,故名寺为圣水。元初指月重新云居,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