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南经略

江南经略

八卷。明郑若曾撰。若曾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已著录。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寇之事。卷首有郑氏《原序》一篇,叙本书述作之缘由。“三吴者,朝廷之重地也,留都(案明以南京为留都)门户在焉,国家财赋先焉”。遂携二子各操小舟,遨游三江五湖间。辨江南四郡十八邑水陆要害形势,质之于父老。“为书九百九十翻,为图一百八十有五,议论、考说、记辨三百五十有奇,共计十万余言。”次有《凡例》十二则,言倭患南自钱塘北抵大江,从防御体系看杭嘉苏松四郡本为一体,因杭、嘉二郡属浙江兵备道,故此从略,可详《筹海图编》云云。八卷之中,每卷又分上下二子卷。考其书大略言之,卷一之上为兵务举要,总述苏松常镇四郡之选将,选兵、养兵、练兵、设险之事。下卷为江南内外形势总考。总论四郡山川形势,并附有图。又有“海防”五论,“江防”三论,太湖考、吴淞江考等。卷二之上卷为苏州府总论,疆界考、城池考、守城官兵考、御寇备寇论等。吴县附。下卷考苏州府属之长州县、昆山县山川险易、城池兵马,各附以土寇要害。卷三之上卷述常熟县、吴江县、嘉定县。下卷太仓州、崇明县。卷四上、下述松江府及其附属州县。卷五上、下为常州府及州县。卷六上、下为镇江府及其州县。卷七上论《见行兵政》,又分若干子目,如戒谕将吏等。下卷《见行兵政》言水兵号令、严城禁、守要害等。上下卷皆为战守之宜。卷八上下则杂论战具战备,而终以水利积储与苏松之浮粮。明季武备废弛,将不言兵,以致倭寇猖獗,沿海数千里生灵涂炭,谈倭色变。若曾痛感于此,故书中所言皆为切实可行之策,意长而虑远,故《四库提要》谓其“究非纸上空谈,检谱而角牴者。”所论极是。是书现存最早刊本是明隆庆二年(1568)林润刻本,藏首都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另有清康熙郑起泓、郑定远刻本,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均有收藏。《四库兵家类丛书》第三册收有此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90年10月版)。

猜你喜欢

  • 永思斋文集

    六卷。明李日茂(约1601年前后在世)撰。李日茂,字文华,号培吾,河北青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永思斋文集》。此集共六卷,皆文而无诗。日茂为人刚正,故其

  • 蟹谱

    二卷。宋博肱撰。傅肱,字自翼,自署曰怪山,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蟹谱》。是书前有嘉祐四年自序一篇,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主要记载有关蟹的故事。卷上,为上篇,前有总论,主要介绍蟹

  • 岭西杂录

    二卷。清王孝泳(详见《后海堂杂录》)撰此书是王孝泳游广西时所作。其中记述了粤事,而且有所考证议论,以岭西而名,但不记述其风土之内容。其中评李贽、屠隆、祝允明都极确切。其论徐炯注、李商隐文集、程婴、公孙

  • 南阿集

    二卷。清代康吕赐撰。康吕赐见《读大学中庸日录》条。等书。此书虽然以“集”为名,但实际上是一札记。卷一为“论易问答”,卷二为“慎独斋日录”,均为作者关于儒学方面的心得。但此书序中介绍“问答”中原共几十册

  • 诗牖

    十五卷。明钱天锡撰。天锡字公永,竞陵(今属湖北省)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壬戌(1622)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是编大抵推敲字义,寻求语脉,为程式制艺之计。首载冯元飏序,评论其书不但存朱子存《毛诗》,并可以

  • 茶香室丛抄

    二十三卷、续抄二十五卷、三抄二十九卷、四抄二十九卷。清俞樾(见《诸子平议》)撰。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共一百零六卷。因俞樾之妻姚夫人居室名为茶香室,俞樾为纪念夫人,以书自娱而撰此书,特命名为《茶香室丛抄

  • 三传异文录

    一卷。清彭孚甲撰。孚甲字乔仙,江苏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武英殿大学士彭蕴章(1792-1862)从子。《春秋》三传由于传授源流不同,异文颇多。《三传异文录》以《左传》为宗,以《公羊传》、《穀梁传》作为

  • 溪堂集

    十卷。宋谢逸(生卒年不详)撰。谢逸,字无逸,临川(今江西临川)人。逸屡举不第,终生布衣。然其博学工文词,操履峻洁,为一时名士。与其弟谢并列“江西诗派”二十五人之中。曾作蝴蝶诗三百首,人盛传之,称其“谢

  • 林泉高致

    见《林泉高致集》。

  • 丰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姚鸿杰等纂修。姚鸿杰,山东巨野人,光绪十一年(1885)、十九年二次就任丰县知县。姚鸿杰首次到任即与丰邑名士议修县志,因离任作罢。光绪十九年再度莅丰,急邀诸同志申前议,就书院设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