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洪范论

洪范论

一卷。宋廖偁撰。廖偁为衡山(今属湖南省)人,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进士。本书没有为《宋史·艺文志》所载录,宋以来的官、私书目,也都很少著录,只有清人朱彝尊的《经义考》载有一篇,说明此书还是有传本的。《湖南通志·艺文志》著录了此书,并在注中说明廖偁有《朱陵编》一书,此《洪范论》为《朱陵编》中的一篇。本篇也载入了《宋文鉴》。本篇对于汉人说经,以《河图》、《洛书》附会《洪范》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批驳,论证较为准确有力,曾为欧阳修所称道。本书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广雅释诂疏证拾遗

    四卷。清俞樾撰。俞樾(1821-1907)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称曲园老人,浙江德清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五年(1855年)官河南学政。因事罢职,侨居苏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 春秋不传

    十二卷。清汤启祚撰。启祚字迪宗,宝应(今属江苏)人,著作还有《杜诗笺》等。作者以“不传”为书名,意谓此书于《左氏》、《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春秋传》四者之间无所专从,然而考察此书所说,其不从者只有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春秋钩玄

    四卷。石光霁(生卒不详)撰。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今属江苏)人,明代经学家。石光霁为经学家张以宁弟子,洪武中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擢《春秋》博士。张以宁曾作《春秋胡传辨疑》(已佚),尝谓“唐陆淳氏合啖赵

  • 蓉槎蠡说

    十二卷。清程哲(生卒年不详)撰。程哲字圣跋,歙(今安徽歙县)人。《蓉槎蠡说》是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载杂掇琐闻,其详细内容无从考证,大多都是才士的聪明之语,书前有王士祯作序,称其为博辨之才,具有论断

  • 漱玉词汇抄

    一卷。清汪玢(生卒年未详)辑校。汪玢字孟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玢为女子。本书据抄汲古阁本《漱玉词》十七首,复以《阳春白雪》补一首,《乐府雅词》十六首,《梅苑》六首,《词林万选》三首,《历代诗余》一

  • 张文僖公文集

    十四卷。《诗集》二十二卷。明张升(1442-1517)撰。张升,字启昭,号柏崖,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官庶子,后进礼部尚书,谥文僖。著有《张文僖公文集》

  • 通语

    一卷。吴殷基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殷基字德嗣,云阳(今陕西淳化县)人。《吴志·顾邵传注》云:“殷礼子基作《通语》曰:‘礼字德嗣,云云。’”又引文士传曰:“礼子基以才学知名,著《通语》数十篇。”

  • 百陵学山

    见《丘陵学山》。